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第三职能”的扩张与中国大学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学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学体系建立之初仅承担教育职能,目前已确立了科学研究的第二职能和直接服务社会的第三职能,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大学的第三职能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派生出由大学控制和经营的企业,并对大学科研和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国大学的未来,不仅要考虑第三职能有效发挥和社会短期需求,而且更应该以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大学的社会使命作为基点,凸显大学保持与传播知识、探索新知识及对社会的建设性批评精神,国家要努力建立多元化大学体系,要对少数骨干大学进行重点扶持,适当收缩其第三职能,主管部门应汲取历史教训,尽力避免长官意志与“一刀切”行为。  相似文献   
152.
李开盛 《国际展望》2021,(3):26-41,152,153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处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指南。追求民族复兴是一个长期、宏大的历史进程,它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大国崛起的道路,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与历史使命。从实现目标及其顺序来看,民族复兴包括安全保障、富强发展、文明重构三个层次。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目标是在二战、冷战等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下,实现保障国家安全这一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走出了从“谋富”到“求强”的复兴之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更多地强调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可能贡献,文明复兴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当前,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将民族复兴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为最终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3.
袁伟华 《理论建设》2020,36(1):49-54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形成全球性空间。这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结果。但是,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空间中,空间正义的缺失造成了空间内的紧张关系,危及全球空间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构建全球空间正义的中国方案。在理论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政治、安全、经济、文明、生态等领域阐释了空间正义的内涵。在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全球化的动力基础,筑牢空间正义的根基;促进全球空间的平等参与,推进空间生产正义;调整全球空间的分配模式,推进空间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54.
在党的十八大上,在题为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外交部分,党中央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策略进行了精辟有力的论述,准确分析了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精确判断出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制定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在报告中,中国共产党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多个新亮点、新观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文献的保护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技术方法问题。面对文献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如何能使文献技术保护更加完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6.
论法的未来     
法在未来社会究竟是走向消亡还是继续存在 ,人们对此有不同看法。本文简明地回顾和梳理了西方历史上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法的未来的不同构想 ,并对中国法理学界关于法的未来的观念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7.
法律现代化,是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市民社会的形成和个人自由的确认密不可分、同步发展的。同样,中国法律现代化也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市民社会和个人自由的成长息息相关。从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法律现代化大体上可以分为晚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回顾历史,自1792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217年,然而,中国法律现代化事业并没有全部完成,历史的重任落在当代中国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58.
人权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为人权主体由个人到集体,再到人类整体;人权内容由单一到多元,再到全面系统;人权保障由唯我的国家视野到容他的国际视野,再到整体的全球视野,最终都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当今世界人权事业面临中心与边缘的文明对立、发展与人权的因果倒置、援助手段偏离人权目的等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在主体上由个人、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层次逐步推进,在内容上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人权,系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具有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9.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未来军事斗争的主要作战式样,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党赋予军队政治工作的重大使命.根据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深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军人精神动力的内在需求、外部生成和时代内涵,无疑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60.
把握历史方位,就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内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和自身历史使命的确定,这关系着政党的前途与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党在正确把握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