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从历史叙事与女性生存、革命叙事与民间伦理、女性叙事与性别修辞三个方面对严歌苓新作《第九个寡妇》中的性别修辞进行了解读,认为《第九个寡妇》还原了女性的性别场景,完成了对主流历史叙事的反思和对大历史中女性生存的体察;通过对民间生存伦理的挖掘质疑了革命伦理的民间生活的伤害;《第九个寡妇》还通过对女性外部经验的书写透视历史中的女性与女性经验中的历史,从而为性别叙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性别化年龄"这一概念解析四川一家大型酒楼的"大姐"和"小妹"这两个有一定差异的打工者群体在劳资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重点在于探讨性别与年龄如何成为女性农民工看待自己工作及处理劳资关系的认知基础和行动源泉.所谓"性别化年龄"指涉及年龄问题的社会性别建构.这时候的年龄问题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事实,而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事实".对那些自认并被别人称为"大龄"的打工妹群体而言,这一社会事实往往充当着一种对集体意识和集体行动的限制.对那些所谓"小龄"打工妹群体来说,性别化的年龄尺度常常可以作为工人与老板博弈的空间而存在.  相似文献   
63.
张燕 《政法论丛》2009,(3):86-90
信息传输法律关系已经从传统环境延伸到网络环境,这对传统民法理论造成一定冲击。尤其对于最新型和最富革命性的BT传输方式下的法律规范问题,实务界莫哀一是,而学界更是关注甚少。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对BT传输方式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和立法模式等提出建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传播以其数字化、全球性、实时性、多媒体和交互性等特征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本文阐述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几个发展阶段,介绍了网络传播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网络传播的发展进程,并对网络传播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5.
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廉洁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五个方面。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机理主要体现在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等语境的动态运动中,应坚持将高校廉洁文化传播视为开放性系统,构建开放性、双向对称型的新型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模式,力争使高校廉洁文化传播效用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注重将高校廉洁文化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教育以及全社会廉洁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廉洁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6.
长期以来,大学组织文化的性别化特质并未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进入一所研究型大学进行性别考察后发现:男性气质的组织文化与性别阶层化现象在以工科为主导的T大学非常明晰,大学组织制度表面上平等与中立,其背后却隐藏着性别化的逻辑,复制甚至强化了原有的社会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67.
王智源 《知识产权》2012,(5):57-61,73
版权保护及其有效传播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大量风险的产生,极大限制了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首先提出版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然后重点探讨版权从产生到传播各阶段的五大风险:版权合同风险、版权执行风险、版权管理风险、版权收益风险和版权侵权风险.最后提出相应的版权创造、版权转化、循环反馈、版权管理,以及版权各参与方利益分配、版权侵权惩罚等风险治理措施,以求对我国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这篇文章根据我们在贵州苗族地区所收集的口述故事书写而成.从1999到2004年,我们采用口述见证方法(oral testimony)作为我们社区发展的一种策略,尝试从苗族妇女的生命故事中,理解她们面对的困难与需要,从而让我们更能够与她们一起推动社区发展的项目和计划.我们推动口述故事项目背后,还有女性主义的关怀,希望这些偏远山区的边缘妇女能够通过口述故事发声,让我们能够聆听她们被隐没的需要,理解在家庭和社区中各种形塑她们生命历程的社会力量.在这研究中,我们特别发现中年妇女生命中面对的苦难大多与家庭相关,她们不断述说家庭的负担、家庭冲突、家庭暴力、丈夫酗酒等的问题.阅读她们的生命故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家庭暴力是她们主要面对的苦难之一,而这苦难是当地妇女的集体经验,是性别性和制度性的.在这文章中,我们特别希望指出,当地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并非是单一性的,而是父权制度、农村贫困、传统文化习惯等交织在一起,形塑了她们生命的遭遇和苦难.  相似文献   
69.
儒学在贵州民族地区古代社会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在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儒学从汉代开始传播,并不断发展,使贵州有识之士能学习儒学、宣传儒学,促进了贵州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70.
Gender inequality in Russia's rural formal economy is examined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Rural women continue to be underrepresented in farm managerial positions, and gendered income differences remain the norm. Rural women are underrepresented because they continue to have responsibility for most of the housework and child care. The tradi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side the household continues to dominate, thereby affecting women's career trajectories and earning potential. Value change about gendered roles in the formal economy has been minim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