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50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8篇
法律   610篇
中国共产党   355篇
中国政治   645篇
政治理论   395篇
综合类   13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7,23(2):39-41
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有违起码的社会公正,不利于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必须通过政府规制的改革对垄断行业的不合理利益加以调节,以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2.
胡莹 《桂海论丛》2007,23(4):58-60
文章从收入分配问题出发,探讨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诸多经济环节中的利益关系和其它矛盾。以收入分配问题为切入点去理解经济和谐的具体要求和实现经济和谐的途径,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3.
孙晓晖 《桂海论丛》2007,23(4):61-6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实施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需要从改革和稳定两个方面入手建设制度体系,并在动态发展中调整、优化和完善制度体系。要以科学改革观统领改革并完善制度,做到“六个完善、一个深化”;要以科学发展观维护稳定并强化制度,做到“一个提高、八个强化”。  相似文献   
114.
本文聚焦于作家李准的早期创作(1954年到1955年7月合作化高潮前),追踪李准如何观察互助合作过程所引发的农民在价值观念、心理、意识、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状态,深入分析他围绕互助合作的动员组织方式、个人与集体关系、集体形成路径、新的家庭关系与乡村日常生活状态等主题所展开的观察和把握的具体意涵。文章进而揭示,李准的体察突破了惯常的"阶级"视角,有助于我们突破相关历史表述及其逻辑重新认识那一段历史中经验的真实意涵,同时使我们得以在更为丰富的维度中思考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进程中集体与个人、公与私、情与理等重要问题。文章还将思考李准当年这些观察和理解对我们今天认识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李明 《贵州民族研究》2007,26(1):102-107
水族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古文字——“水书”,这种文字的特殊性之一是它主要不用于人们之间的书面交流,而是用于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本文从水书文献、水族古文字义类、水族古文字的形成与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族古文字的这一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解决好民族问题,就要全面把握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民族方面各种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民族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7.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8.
和谐社会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促进或实现和谐是行政法学研究与行政法制实践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行政法精神、价值趋向、基本功能及其内在机理必将发生某种程度的转变,这些转变需要引起行政法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9.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和谐,也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法治为基本方策来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最佳选择.应以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解读为逻辑起点,从现存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入手,对现存法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提供基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0.
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法律的现代性危机.它一方面是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一种理论上的反映,同时也是对即将来临的信息社会、后现代社会的一种观念上的建构.面对法律现代性出现的危机,西方法律学者们从不同的关注点出发,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而西方出现的法律现代性危机对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何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避免法律的现代性危机,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的法制之路,是每个中国法律学者都不能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