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9篇
  免费   232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351篇
世界政治   1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2152篇
中国共产党   172篇
中国政治   519篇
政治理论   423篇
综合类   16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3年7月9日正式公布。它是对2001年10月27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一年多的情况予以总结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解释,对于保障工会的合法权益,推动工会法的贯彻实施,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侦查学学科建设的三大基本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侦查学研究经验总结有余而严谨的理论抽象不足 ,缺乏作为专门知识体系所应当具有的理念价值和对侦查实践所应保持的审视态度。侦查学学科建设应确定三大任务 ,即 :人权保障观念、法治观念和犯罪预防观念 ,以此为侦查学理论体系更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论宪法基本权利与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基本权利具有根本性、普适性、强制性等特征。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刑罚权具体化、现实化而形之于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为了实现正义的理想、安定的目标,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实现刑罚,追究犯罪过程中很可能忽视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只有在刑事诉讼上才有如此尖锐的冲突。国家为确认刑罚权实行追诉与审判的职权活动,决定了刑事诉讼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公法限制属性。为防止这种限制的过度与失衡给公民权益造成侵害,刑事诉讼中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及比例原则,以加强对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的保障运作和个人防御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94.
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与之相适应,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运行效率、法制环境、科学与教育发展程度、人文环境等因素。然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生态系统,需要大力进行外部环境建设,努力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5.
对犯罪人适用缓刑不应把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作为条件,是否对犯罪人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不应以主刑是否缓刑作为条件。对缓刑犯适用的剥夺政治权利宜从判决确定之日起执行,并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刑期。在出现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时,主刑执行期间仍应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执行期满之后是否剥夺政治权利则视主刑执行之前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否届满而定。  相似文献   
96.
传统公司资本的功能在现代正逐渐衰落,无形资本的作用日趋明显.以商誉、人力资本、股权及公司债等形式出资已是事实.我国<公司法>原有的资本范畴显然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拓展以满足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7.
略论住房按揭中购房人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购房人权益应是住房按揭法律制度的首要内容 ,但我国相关立法对此却缺乏明确规定。本文探讨了住房按揭中购房人权益保护的几个具体问题 ,并对完善我国有关制度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王杰 《理论学刊》2003,3(3):147-151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明清之际最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经世实学思潮的出现.一大批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家,在抨击理学空疏之弊的同时,竭力提倡经世致用、实学实用,从学风、学术上呈现出一股崇实黜虚、舍虚务实的新风尚,从而形成了一个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学派--经世实学派.人文启蒙思潮是与经世实学思潮同时兴起的.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君主和封建专制制度,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之际,中国文化重道德伦理、重修身养性、轻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路和格局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被打开了缺口,它使中国知识界在沉浸于儒家经典的同时,开始接触和吸纳西方的一些新知识、新思想,扩大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加大人力资源投资,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迫切要求刑事诉讼中进一步加强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法之再修改 ,应当完善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保护 ,确保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并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 ,完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