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90篇
各国政治   109篇
工人农民   339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641篇
中国共产党   307篇
中国政治   1183篇
政治理论   495篇
综合类   24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张昌勋 《学理论》2009,(10):170-171
切实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2.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图书馆通过确定人文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激发读者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3.
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主要探讨了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律观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团队精神培养、意志品质培养等。  相似文献   
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干部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内容零散、教育机制不实、教育形式呆板三个主要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干部教育,可通过四个基本途径:一是重视干部教育差异性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内容;二是体现干部教育弹性化的需求,多用互动式教育方法;三是适应干部教育多样化的趋势,拓宽现代教育载体;四是突出干部教育求实效的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25.
增强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更能够紧密结合实际,从而更能取得实效.增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做到"五个融入",即在学校改革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民主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建"家"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26.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社团组织具有积极力量.而支持与扶持积极、健康的社团组织,并极力促进这些社团组织的壮大与发展,对目前我国政府在社区教育投入不多的现实条件下,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社会事业.调研表明,在街道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社团组织在地区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7.
培养创新性技能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广东高职教育作为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伴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企业加大了创新性技能人才的需要。而当前高职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的不足,导致广东省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广东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创新课程开发,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育考核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28.
《Child & Youth Services》2012,33(4):331-362
Abstract

Two small-scal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viability of a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 for a 25-hour child and youth care training program. The first study investigate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conditions, belief change processes, and practice change. The second study explored a trainer’s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Results of study 1 indicated the training program fostere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conditions, practitioner reflection on practices, and changes in practice. The process of belief change differed by participants, with evidence of both transformative-oriented and nontransformative learning. Study 2 found the trainer’s change from a transmission to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required shifting beliefs about typ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greater attunement to practitioner points of view an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appreciation of practitioner initial resistance to training. The finding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v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ining and the process of trainer development for fostering transformative-orient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229.
本研究借助国家统计局和妇女联合会的调查数据,对比了中国不同性别城镇劳动者在有酬劳动 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特征,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影响女性群体时间选择偏好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在中国女性城镇劳动力者中,显著存在着“第二轮班”现象,即不仅参与有酬劳动,而且负担了很 大比重的无酬家务劳动。同时,教育、职业和收入等因素对不同性别劳动者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0.
For most foreign nationals of African origin who lived in South Africa during 2008 and 2015, this period will be remembered with horror and fear. These were the years when South Africa’s growing culture of xenophobia matured into mass deadly violence. This violence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in the press and is the subject of much scholarly engagement. The pre-migration life stories of many who take refuge in South Africa are laden with violence but such narratives are less well known and reported. The forces at home that propel migration are frequently excessively violent and traumatic. Once in South Africa, many migrants experience further violence and vulnerability in their places of refuge, as in 2008 and 2015. The violence fuelling migration and characterising refuge are thus tragic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forms of physical,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violence. In identifying repeated cycles of trauma, dehumanisation and vulnerabi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leas of migrant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formal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from South African citizens and the government. Finally, the role of peace education, including healing interventions, for creating greater justice and harmony between foreign nationals and their host communiti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