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0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NBIC"会聚(即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会聚)为代表的当代科技革命,在人类增强技术的技术功能展现上,揭开了人类改造或人体增强的"无限光明"的道德前景,从而使得人类以技术方式追求完美、制造完美成为可能.然而,人类增强技术所揭示的道德前景,能否获得伦理的支持?这仍然是一个引发激烈争论的话题.人类增强技...  相似文献   
152.
唐诗中西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期间西域民族的民族特征,也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的视角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这种文化也表征于唐诗中,集中彰显了唐诗中的西域乐器文化以及西域舞蹈文化。西域文化对于唐朝诗人创作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其形象思维的唤醒具有重要意义,其诗歌意象与文化历史载体记录不仅彰显了西域特质,也凸显民族融合的恢弘进程。  相似文献   
153.
袁赛男 《桂海论丛》2009,25(6):59-62
突发公共事件是对政府执行力的严峻考验,也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契机。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的作为不同,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就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面临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分水岭。如何在突发状态中化危机为契机,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就成为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的三维向度以及路径选择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54.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会工作要与时代同步,就必须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全面加强工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活力建设、民主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55.
Abstract

The ways in which the French author and philosopher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has been portrayed in Norwegian print media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since sh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Norwegian reading public in the 1940s. But how—and why—did her image evolv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words and phrases used to depict de Beauvoir in Norwegian print media and her seminal essay Le deuxième sexe (1949)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s in Norway. By analysing how de Beauvoir is depicted, I aim to produc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multiple and changing images in Norway, and to show how they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her best-known work and to her changing status.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 Beauvoir—from being considered outdated and dependent on Sartre during the 1940s and 1950s, to being highly valued and recognized as an author and memorialist, significant philosopher, and popular feminist ic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is partly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her major work.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be claimed that her changing image prepared the ground for the translations.  相似文献   
156.
157.
翟崑 《东南亚纵横》2010,(11):28-30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不断提升,东南亚成为中国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推进"和谐周边"建设的重地和示范区。一方面,中国成功地从"威胁者"转变为"合作者",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鲜明突出,并有进一步拓展深化的可能;但另一方面,随着当前中国快速崛起,各种制衡和挑战因素不断增加,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有被国际舆论再次塑造为"挑战者"甚至于"威胁者"的可能。今后五年,中国应制定针对东南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战略,在继续保持"合作者"形象的基础上,致力于塑造"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形象。  相似文献   
158.
应用放射影像学进行同一认定是法医放射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阐述放射影像学在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范围、历史性回顾、可用于同一认定标志的类型、注意事项和今后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放射影像学在法医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马来纪年》被马来人奉为历史经典,本文通过对《马来纪年》中相关中国章节的分析,认为马来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是:中国人与马来人同源而生,中国是与马来古代王国一样强大的大国,与马来古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中国不畏强权,爱好和平,十分富有,人口众多,兵强将广;中国皇帝具有巨大的财富和强大的兵力,威仪非凡,但也不能违抗真主的意志而要求马来国王称臣纳贡;中国人充满智慧、机智和勇敢,彬彬有礼,温文敦厚,不信奉伊斯兰教,而吃猪肉和猪油。当然,《马来纪年》中勾勒出的中国形象是马来人自我认同中而相应产生的"他国"形象,也只是"虚幻"和"真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0.
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实用技术能力强,高职院校就业率有赶超普通院校的趋势,“订单”式培养渐成潮流,人才市场趋向理智。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科技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教育理论改革为先导,以产学结合为核心,以教育基地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办学质量,以办出特色求生存,以开拓创新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