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篇 |
工人农民 | 4篇 |
世界政治 | 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篇 |
法律 | 137篇 |
中国共产党 | 3篇 |
中国政治 | 36篇 |
政治理论 | 9篇 |
综合类 | 11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舒瑶芝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4):26-30
从渊源考察,法官异地交流的产生与法官职业长期行政化管理密不可分。由于社会条件的巨大变化,法官异地交流的反腐功能进一步弱化。在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目标指引下,现行法官异地交流的价值功能,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和构建。法官异地交流制度应考虑法官职业的稳定性、专业性、独立性,追求人才资源的适当利用。 相似文献
232.
于南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10(4):1-5
国际刑事法院卢班加案庭审过程中,被告就"法官对被告方证人进行询问的裁量权"提出质疑,具体涉及到法官的询问内容、询问形式以及被告方是否拥有对法官询问的问题进行质疑的权利等三方面裁量内容。审判分庭将该问题扩展至庭审中法官对任何证人进行询问的裁量权,从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两方面展开分析。"国际刑事法院第一案"的裁定内容与方法对其他司法实践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33.
陈创东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6)
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考察, 把我国军事法院专职审判人员的称谓统一为“军事法官”是合适的。在我国现行军事司法体制下, 军事法官受到了公正法律世界、军队政治机关、军事社区文化三种权威的制约,相应地存在着理性人、社会人、经验人三重角色的分离。军事法官处理个案无异于在上述三种角色期待之间调和冲突并寻求最佳位置。我国军事诉讼立法资源稀薄, 军事审判适用规范庞杂, 军事司法的相对独立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导致军事法官的角色定位与行为模式选择很难满足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因此, 有必要调整军事司法机关的归属地位, 改革军事法院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 提高军事法官的综合素质, 加快军事诉讼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234.
论司法公正的评判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日大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核心,它是人类自有司法活动以来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如何把这一具有主观色彩的司法理念化作一个共识性的标尺,本文提出了评判原则:即合法性、程序性、相对性、效率性、专属性和终局性。这五项原则是评判司法公正的理论标准和操作尺度,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235.
236.
法官责任豁免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官责任豁免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对维护司法的独立与公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设立法官责任豁免制度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法官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仅赋予法官一定范围内的责任豁免权,但实践中亦难于实行。在我国建立完善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为此应当在法官法中明确规定法官责任豁免权及其界限,并废除错案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37.
高一飞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2):5-9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院系统的法官是通过民主优选制度从有经验的法律从业人员中选拔的。这些法律从业人员可以轻易地通过法律考试。法官由中立的司法执行委员会和司法纪律委员会进行监督和评估。这种制度既能体现民主,也可实现司法独立。我国在完善法官制度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38.
廖勇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3(1):103-105
意思自治精神一般要求法官在民事纠纷审判过程中原则上只是在双方意见不一致而提出请求裁定申请时才进行介入。但在我国民事审判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精神却被限制在十分狭小的领域,法庭投入了较大的热情,积极调查取证、询问证人,去发现案件事实,甚至不惜违背作为现代审判基础的不告不理原则。笔者针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若干规定》,建议在我国民事审判中明确规定“积极否认事实的自白”以及“权利自白”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39.
240.
社区法官制度是人民法庭在辖区内的社区(村或居委会)设立法官工作室,指定法官驻点社区、就地化解纠纷的制度。社区法官解决的主要是民生纠纷、群体性纠纷和简单经济纠纷;社区法官主动处理非诉纠纷,法官与社区调解人协同解决诉讼纠纷。社区法官制度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增强司法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社区法官制度的发展进路是:建立社区法官助理"网格化"制度,以社区法官助理为平台整合基层解纷资源,完善联动机制,建立社区法官助理系统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