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233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142篇
综合类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所引发的知识汇通,是中西文明互鉴的客观需求和重要表现。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知识汇通模式:“中学为本”“西学为本”和“中西学并举”。它们分别以“西学东源”“中学西源”和“中西学异源”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了主流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如何将中西知识实现恰如其分的对接,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的三种中西知识汇通模式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2.
民族地区传统知识丰富,随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兴起,急需采取积极性保护机制。积极性保护机制,是指建立类似TRIPS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授予传统知识所有者知识产权,如专利或其他类似权利,保护的核心是授予独占权,其目的是在现有制度资源条件下尽量实现传统知识的资源权益。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的积极性保护机制主要包括:地方专门法制度、传统知识数据库权、补偿性责任制度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73.
企业全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日益复杂化以及变化迅速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正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一个更不稳定、更难控制的世界中运作。在只有不确定性是可以确定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和持续竞争优势源于善用知识的力量执着于持续创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74.
古希腊哲学中的灵魂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松 《思想战线》2001,27(1):1-7
在古希腊哲学中,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到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再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灵魂问题进行了阐释,分别赋予灵魂概念以物质、精神、运动、认识论和主体性的意义,并以灵魂问题为切入点,在人类认识史上开启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从而使灵魂问题成为古希腊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5.
以社会法学10年年会综述为样本,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最为剧烈的10年中劳动法学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向,以年会主题为中心线索,在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得出年会论题的生成逻辑及劳动法学知识积累、理论创新的路径.另比较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发现劳动法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缺少劳动法学方法论的指导.基此,要完善劳动法学方法对知识创造、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贡献,同时还方法论在社会法中以应有地位,以知识和方法共塑劳动法话语.  相似文献   
76.
刘坦 《工会论坛》2013,(6):12-14
知识型员工离职既有个人的因素,如较为自我的个性特征、强烈的成就动机、较少的社会阅历等,又有企业的因素,如企业性质与规模、工作压力与内容、员:亡培训与工作氛围等。通过关心和授权知识型员工并培养知识型员工的责任意识等措施,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人文管理,减少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人才梯队建设、离职面谈、合同约束等措施,减少知识型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7.
不同条件下知识创新的性质不同,由此表现出社会进步的内容也不同;知识创新推动着知识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知识化,成长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创新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将获得更大的力量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知识的测度及其经济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形成了革命性冲击,知识的直接测度是不可能的,它作为变量不符合数学分析方法的要求,不可能运用数学方法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中,知识直接测度的不可能性意味着知识不是和资本与劳动力相独立的变量。知识经济要求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实行根本性转变,进行全新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9.
In most moder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it is unlikely that single party governments will be formed, meaning that a voter's preferred party presumably has to share cabinet offices and negotiate policy compromises in a coalition government.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voters evaluate potential (coalition) governments, especially sinc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alition preferences influence voting behaviour.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theories of voting behaviour, government formation and political learning to derive expectations regarding the factors that may impact voters' coalition preferences. We test our hypotheses by analys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German federal and state levels. The results of a mixed logit regression analysis support our arguments: Voters' coalition preferences not only depend on the perceived policy distance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voters and the most distant party within combinations of parties, but also on predominant patterns of government formation.  相似文献   
8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丰裕程度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将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大力建构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大力发展我国的知识产业.大力加强知识资源管理,对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