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103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制度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急需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提供了对我国目前农地流转问题和对策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02.
103.
土地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这种缺失和失衡,使得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都缺乏制度化的实现和调节机制,导致土地利用上的囚徒困境博弈和公地悲剧。因此,要制度化地解决中国土地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各方合理的利益结构,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制度化的土地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变中国土地管理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4.
农用地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农产品,其质量可以用产量水平进行度量.该文解读了《农用地分等规程》采用定量方法综合评定农用地的质量所涉及“天”、“地”、“生”、“人”四个方面因素.“天”的因素是宏观的,是决定一个地区耕地自然质量的首要条件,其连续变化的特点,是耕地等别序列全国可比性的自然基础.“地”的因素是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决定着耕地自然属性特征的多样性,也是导致耕地自然质量差异显著、评价因素复杂的主要原因.“生”的因素是耕地形成有效产出的关键,作物品种的差异不仅影响耕地的产量,更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人”是开发、利用和改造耕地的关键因素,具有巨大的建设能力或破坏力量.最后,该文认为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将是中国耕地保护与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明显存在三大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市场促流转,以流转促发展,以维护民权,稳定社会。  相似文献   
106.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存在征收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费用计算不科学、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助途径单一等问题,从而导致失地农民处于劣势,其合法权益易受侵害。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元化安置。  相似文献   
107.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and Latvia in particular hav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political stability in new democracies there.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taking a long-term perspective on this problem in place of short-term judgments. In doing so, it makes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U's political conditionality and its impacts on Latvia and then applies comparative lessons o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artial regimes’. It becomes clear in this analysis that the consolidation process in Latvia has advanced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more and, in this respect, the EU did have an important, though limited and rather specific, impact. Yet this process is still incomplete, with historical legacies being a major factor. The ethnic divide has also remained largely unresolved, party development problems have persisted and the public is still unconvinced by the actual democracy they see before them and is alienated by political elite behavior in particular. Hence, Latvia does not have a defective democracy as such, but further change is necessary before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may be achieved there.  相似文献   
108.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象由局部到全面,日益蓬勃展开,促使农村经济向农业产业化迈进,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业建设之路。但是,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损害农民财产权利的负面问题,并引发了为数不少的法律纠纷。北京地区基层人民法院陆续审理了多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其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值得法学界从理论和实务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寻找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9.
王平  刘慧勇 《法学杂志》2012,33(5):77-81
对房地产调控的税收措施相对比较完善,但"土地财政"却消解了部分税收调控作用。要改革财政体制,在体制内增强地方财力,改变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取消对个人自住房产免纳房产税的规定,强化土地增税清算、完善并严格执行"二手房"交易相关税收政策,降低房产交易价格,抑制投机购房,发挥财税制度对房地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刘婧娟 《法学杂志》2012,33(7):171-174
在我国,土地征收已经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若仅从土地征收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来研究这些问题,并不能触及根本,因为这些问题根植于整个国家的财政制度体系。分税制改革之后造成的地方财政赤字严重,并且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是土地征收问题难以根治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