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305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27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制度,不包括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使用权为满足各种经济需求,以各种形式在市场中流转,并日益活跃,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交易行为处于效力不稳定状态之下,引发大量纠纷的产生。具体分析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非法转让的客观现状及类型,结合实际提出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纠纷案件的处理原则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纠纷合同效力的认定和处理原则,是完善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2.
吉林省证券期货领域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证券期货领域犯罪,通过操纵证券期货交易的价格、连续交易、联手洗售、互相委托、虚买虚卖等一系列的欺诈手段,挪用客户资金,危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吉林通海高科技股份公司为达到上市目的,申报材料中虚增主营业务利润5.5亿元,获得证监会批准后,募集资金16.88亿元,诈骗资金触目惊心。分析查找吉林省证券期货领域犯罪的原因,总结犯罪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研究打击防范证券期货领域犯罪的问题,已成为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3.
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由于现行法对于出让土地使用权规定了较短的期限,客观上会造成其与地上建筑物所有权的恒久性之间的冲突。而国家所有权优位等理念使得我国现行立法以“无偿收归”国有的方法解决这一冲突,这很不利于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本文从传统“越界建筑权”及“主权利与从权利”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建立“法定续约权制度”以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44.
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原因。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坚决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借鉴"金股"制度,对农村土地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股份制改造,在保证国家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5.
Given growing concerns about the loss of farmland in the US, 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 groups are seeking innovative, cost-effective methods to preserve lands that will elicit additional landowner particip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four innovative farmland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and derives implications for the policy process through interviews of key stakeholders: program administrators, lawmakers, and landowners. Experts on farmland preservation were also interviewed to ensure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substantively inform the policy process. Four techniques were selected for assessment from approximately 30 novel techniques. Reactions to these policy options reflect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a baseline condition; the perceptions help evaluate which options are likely to survive the policy process and what attributes will lead to their acceptability because few of these techniques have yet become policy. Although the stakeholders may have more limited experience with the policy process, land preservation experts validated many of the resul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uccess in the “rough and tumble” of the policy process. Of the four investigated techniques rights of first refusal was the most favored, although respondents thought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would require careful targeting and a dedicated funding source. Experts agreed this technique was most likely to survive in the political arena. Agricultural conservation pension was also viewed favorably, though it was considered administratively difficult to implement. Several experts thought that, though inchoate, the pension plan could potentially be more cost effective than rights of first refusal. Land preservation tontines were perceived to be an interesting concept, but confusing,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ill-defined. Term conservation easements were viewed unfavorably because they did not preserve land permanently.
Lori LynchEmail:
  相似文献   
146.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制度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急需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提供了对我国目前农地流转问题和对策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47.
148.
土地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这种缺失和失衡,使得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都缺乏制度化的实现和调节机制,导致土地利用上的囚徒困境博弈和公地悲剧。因此,要制度化地解决中国土地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各方合理的利益结构,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制度化的土地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变中国土地管理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9.
农用地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农产品,其质量可以用产量水平进行度量.该文解读了《农用地分等规程》采用定量方法综合评定农用地的质量所涉及“天”、“地”、“生”、“人”四个方面因素.“天”的因素是宏观的,是决定一个地区耕地自然质量的首要条件,其连续变化的特点,是耕地等别序列全国可比性的自然基础.“地”的因素是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决定着耕地自然属性特征的多样性,也是导致耕地自然质量差异显著、评价因素复杂的主要原因.“生”的因素是耕地形成有效产出的关键,作物品种的差异不仅影响耕地的产量,更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人”是开发、利用和改造耕地的关键因素,具有巨大的建设能力或破坏力量.最后,该文认为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将是中国耕地保护与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0.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明显存在三大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市场促流转,以流转促发展,以维护民权,稳定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