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305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27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地役权制度在整个物权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作为我国物权法上的新制度,以不动产解释地役权,导致了人们对其理解的歧义。我们认为无论从历史、现实的多维视角,还是从法律概念的自身的逻辑解释以及《物权法》的整体,地役权的适用范围只能是土地。在我国土地为国家所有的情况,要想发挥地役权的作用,就应当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经验,适当放宽土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边界,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92.
农地流转是"三农"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农地流传中的抵押现象引人注目,此问题关键在于农地抵押的风险及预防机制。运营体系自成一体的综合农协内在组织能力具有化解农地抵押风险的功能。"风险—中介—化解"程式表明综合农协主要部门在相关风险对接上能较好进行匹配。本文以"三位一体"农协为出发点,总结出促进农地抵押实现的以供销社、合作社以及信用社为桥梁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93.
李开国 《现代法学》2007,29(4):37-43
在城乡分割的土地所有权双轨制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牵制,国家应垄断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一级市场,独占城市建设用地高额级差地租利益,这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才公平合理。因而在城市规范区内,我国应当继续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先征后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94.
朱艳丽 《行政与法》2010,(11):33-35
本文从城镇化与土地流转问题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机制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并对推进吉林省城镇化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小产权"房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产权"房交易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却成为社会上通行的做法。处理此类纠纷既要兼顾国家法规的立法旨趣与保护私人利益二者的要求,又要兼顾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衡平。根据法令违反行为效力理论发展了传统的解决方案,提出最大限度尊重民事主体选择的办法。  相似文献   
96.
俄国农民土地银行是沙皇政府成立的、专门向农民发放购买土地贷款的国家专业银行。它具有鲜明的等级特性,本质上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剥削农民的工具。同时,农民土地银行客观上在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孙莉 《政法学刊》2009,26(5):45-49
采矿权是一个特殊的财产权,法院强制执行采矿权亦具有特殊性。在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可否直接委托商业拍卖机构向社会公开拍卖采矿权,可否直接将采矿权人的采矿权通过民事裁定书裁定给债权人?拍卖采矿权是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导还是由法院主导?对此,争议很大。上述问题的解决涉及对法院执行权性质和采矿权性质的认识,涉及对法院拍卖和权利转让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8.
真正物权化的权利不仅要求在静态上可以实现自主支配、排除他人干涉,而且还要求在动态上必须具备自由流转的特性,以实现最大化利用。但我国的农民土地权利因强调身份限制而无法自由流转。虽然《物权法》避重就轻,对农民土地权利仅在体系上进行了整理,具体制度上没有突破,但却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通道。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农地上的生产和保障之河的矛盾带来了契机,许可农民土地权利自由流转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9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历来是农民维持生计的基础,土地制度也就成为中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同时它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制度效应,集体土地所有权还存在着种种弊端,直接影响了土地所有权功能的发挥。本文在分析和研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主体类型及其选择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权利主体,并提出“从所有制层面上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确定为村农民集体;从所有权层面上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确定为村经济合作社”的基本观点。最後从宪法和物权法两个不同层次提出可供参考的立法建议,作为全文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量也不断增加。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征地补偿工作中职务犯罪的发案率日渐突出。分析征地补偿工作中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相应对策,对农村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