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27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4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3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1.
个体工商户:中国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工商户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经济群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个体工商户显性的经济作用到其潜在的精神气质,都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个体工商户是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年,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社会制度对这个群体照顾不周?对于个体工商户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经济群体,法律应该如何对待?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个体工商户或小商人并不是经济不发达的衍生品,也不是经济发达的淘汰品,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个体工商户,法律应当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2.
既往经济发展中贵州难以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与产业选择理念存有一定关联。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背景下,贵州可借此与经济发展领先的珠三角区域相联接,在自身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且不具备经济辐射能力的前提下,在产业承接选择过程中厘清当下自身发展的基础条件并着力解决贵州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明确参与经济合作并尽可能使自身成为区域经济产业链条的"差异化"补缺角色。  相似文献   
93.
《中国发展》2009,9(5):18-20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和全国其他各省的企业一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失衡、要素市场趋紧、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等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特别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出口受阻、发展乏力等问题尤为突出。该文分析了国际背景下的浙江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4.
张立娇 《桂海论丛》2010,26(5):78-81
台湾中小企业在人数、布局、人员构成、资金来源上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台湾社会中起到了维护稳定、扩大中产阶级比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社会资金利用比例的重要作用。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大陆发展中小企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应该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儒家文化的凝聚力,发展农工兼业,并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95.
浙江省温岭市在非公企业领域开展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的认可,为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核心的相关立法构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体系,新颁布的《反垄断法》在公平市场秩序、垄断行为规制、豁免制度等方面丰富了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比较,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欧盟、意大利、日本等国在中小企业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沿,借鉴其相关立法以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7.
我国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用企业长期具有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的双重特征,既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又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公用企业服务质量差、收费透明度低、限制竞争等行为已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成为妨害市场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98.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宇  禹建奇 《中国发展》2008,8(2):114-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投放的实施主旨和区域目标,这也是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东北区域不仅具有促进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综合优势,而且目前已经初步展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现实价值,同时又在这一进程中暴露出了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制约因素,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而又科学的对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完善市场运行体制,强化资源配置功能;调整主体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集群优势;冲破地区保护屏障,造就市场利益关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进程中逐步达到新型产业基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9.
于健龙 《时代法学》2012,10(2):82-90,119
本文所称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争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外商在中国境内直接投资签署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及其变更的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也包括外资并购合同法律效力产生之争议,还包括外商投资中企境外企业所签署的合同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本文意图通过对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这些争议的方法,以供业内人士、仲裁员、律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这对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国企面临重大改革时,企业纪检监察的滞后往往会导致腐败的滋生。为了巩固党在企业的执政地位,要强化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强化对权力运行机制的监管制度,特别要加大对企业大案要案的查办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