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26篇
  免费   1046篇
各国政治   550篇
工人农民   979篇
世界政治   4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32篇
法律   9378篇
中国共产党   1320篇
中国政治   4069篇
政治理论   1876篇
综合类   112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1613篇
  2013年   2156篇
  2012年   1984篇
  2011年   2106篇
  2010年   1888篇
  2009年   2144篇
  2008年   2305篇
  2007年   2401篇
  2006年   2420篇
  2005年   2148篇
  2004年   2071篇
  2003年   1544篇
  2002年   1293篇
  2001年   964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本文探讨了法律全球化下刑法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问题 ,认为对刑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本质都须作整体性的反思 ,起码要做重新的定位 ,这应该是刑法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只有那些具有同一化、实体化、可操作性的法律才能成为全球化的法律。作为公法、历来与国家主权联系甚密的刑法 ,其全球化的现实就更为渺茫。但是 ,刑法的全球化是否有必要是问题的核心 ,而不是是否可能。我们认为 ,以人权为核心展开的刑法的功能的转变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2.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3,21(5):84-87
民法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的讨论并未系统、深入,从事实、规范、价值三维角度分析债权形式主义下 应有物权行为的有限存在空间,且和债权行为一样均可单独引发物权变动,但不存在独立性与无 因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23.
论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国内立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恐怖活动严重危害国际秩序与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联手行动,而健全与完善相关的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惩治与防范恐怖活动立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24.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为此,英语教学中必须输入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5.
论共同侵权行为之“共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之间的交往趋于频繁,由此也诱发了侵权问题的复杂化。如何准确认定共同侵权行为取决于我们对“共同”的理解,理论界为此提出了不少观点。《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在批判、吸收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评判标准,其进步意义应予肯定;但在判断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致同一损害结果时,应以损害是否可分作为认定共同侵权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26.
邵方 《河北法学》2003,21(5):78-83
论述西夏的婚姻制度、西夏家庭形态的构成、西夏家庭对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西夏亲属关 系中的荫庇、连坐、容隐、亲属互犯、拟制制度。  相似文献   
27.
赵明 《现代法学》2003,25(3):27-34
李步云既是当代中国颇有成就的法理学家和宪法学家 ,又是“新时期”最早“自觉”到“法哲学”的法学家。他是从当代中国法理学和宪法学的“局限性”意识出发 ,而提出其法哲学主张的 ,其法哲学体系是围绕法的唯物论与认识论、法的辩证法与发展观而构筑并加以逻辑展开的 ,是对法理学问题的既深入又超出。为中国法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方向和标准 ,是李步云法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8.
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状况、特征和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济关系问题,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地,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数量强劲增长,区域相对集中,单体规模加大,增资扩股较多,且由出口加工型向市场占领型拓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拓展,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拓展。两岸产业正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究其原因,互补互利是基础,依存依赖是原动力,经济全球化是外在力量,地缘亲缘是人力量。入世后,两岸经济关系将有新的发展,近期而言,两岸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增长,两岸投资将向科技型、服务型、内销型、双向型转变。远期而言,将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逐步架构“大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29.
新形势下,工人阶级特别是基层工人队伍,如何进一步发扬其先进性,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面对诸多新的挑战,工人队伍要继续发扬其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陈奕平 《东南亚研究》2003,23(5):59-62,80
近年来,美国工会对国际经贸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凸现,我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本文分析了美国工会的特点及对中美经贸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