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95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280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9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i-partite system of state educat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once simp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individual school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key governance issues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 in England and how they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redistribution of power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principal foci are the main legislative change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had on the respective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and schools and colleges. The radical developments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May 2010 have accelerated the shift of power to central government from local government and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term of the coalition the local authority will have little more than a vestigial role in the provis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a diminishing role in primary and special education. As academy status becomes the norm (as it already is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 some authorities)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be dealing directly with autonomous schools and academy chains. With more schools directly employing staff and with funding levels set nationally, the pattern and nature of public education will have been irrevocably changed.  相似文献   
102.
论法之难行之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法之难行已是中国法律实际生活的显豁病症。二十年来产生数以百千万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但绝大多数难以实行。法之难行的病症不愈 ,法治国家建设和寄托于斯的其他事业 ,都将难能制胜或无以为继。为此需要探清法之难行的根源 ,以明救治之策。难行之根源出在立法、行政、司法、法学研究、历史传统等多方面。救治中国法之难行之症 ,需要察源下药。  相似文献   
103.
身份登记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军 《法学研究》2004,26(1):59-71
身份登记制度是国家机关对公民个人的出生、死亡及其一定的亲属关系加以登记、公示、公证的法律制度。西方国家的有关制度起源于教会登记制度 ,经过世俗化而实现近代化 ,又克服近代立法缺陷而现代化。现代各国身份登记制度在簿册之多寡、特殊身份事项之处理、登记之单位、登记事项集中地、立法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我国身份登记制度在登记事项、主管机关之间的衔接、申报时间要求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4.
《高等教育法》的立法缺失及完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高等教育法》在立法上具有法条过于概括、简单,法律程序不到位,法律责任缺位与错位,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等缺失,革除这些缺失有赖于对高等教育法制基本内容的认识。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存在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干预权力与高校的自主性权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生权利与高校管理权力等基本权利-权力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上述权利权力及其矛盾冲突的法律调整构成了高等教育法制的基本问题。只有对高等教育领域基本法权现象有了清晰的把握,《高等教育法》的法律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5.
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灿发 《现代法学》2005,27(5):130-140
我国已经进行了许多水环境管理的立法,这些立法在我国的水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水环境管理立法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完整的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实际管理的需要和对法律的执行缺乏公众监督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目前的一些立法原则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制定全面系统的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政策;健全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制度;理顺跨行政区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建立一个真正的良治社会。  相似文献   
106.
姜敏 《行政与法》2012,(2):92-99
在现代社会,许可证制度是防范环境风险最主要的法律制度。目前,学界对行政许可的一般立法原则(法律保留原则、便民效率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开公平原则等)探讨甚多,而对环境行政许可具有自身特色的立法原则探讨较少。环境行政许可具有风险品性、科技背景、利益权衡、代际平衡、国际关联等五个特征,因此,环境行政许可的立法,除了须遵循行政许可的一般立法原则外,还须遵循预防、谨慎行事、合理开发利用、污染者负担、科技促进、公众参与、协同合作、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等八个立法原则。这八个原则对具体制度的建构均有明确的要求,并在特定情况下使许可举证责任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07.
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法律语言的完善程度是法律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法治是有层次的,法律语言必须具有多种特征才能与之相适应。法律语言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立法语言应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尽量简明、平实;司法文书写作风格要多样化并增强其内容的说理性;法制宣传要关注民众需求,注重宣传的实效。这是法治层次论对法律语言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8.
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这必然给司法实务中处理此类问题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本文试从赃物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国外关于赃物善意取得的立法例、我国相关立法和学说进行分析,提出赃物有适用善意取得的空间,从而平衡财产权利的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实现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和民法公平原则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首先对立法监督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在对相关学说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立法监督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其次主要探讨了立法监督的价值,从法治、法律移植、立法质量三个角度剖析了立法监督的价值;最后指明了重视立法监督制度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现行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冲突问题,主要表现为与国际法之间的冲突问题,与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及刑法等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与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及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要解决这些冲突,完善立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