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4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崔文俊 《政法学刊》2010,27(1):93-97
目前为止,行业协会社团处罚的司法救济问题,尚未获致令人满意的答案。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和诉讼法的有关原理,行业协会社团处罚案件应当纳入司法救济的范围.、在我国,行政诉讼法把行业协会社团处罚案件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但民事诉讼法并未将此类案件排除在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基于为当事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的考虑,把此类案件纳入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加以解决,不仅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62.
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国环境司法出现一个新趋势,即环境司法专门化,环境案件被集中于专门的环境审判机构审理。这种纠纷处理模式的建立伴随着环境案件管辖权、环境纠纷审理规则、审判人员组成和知识结构、纠纷处理方式以及案件管理方式等的调整和创新。环境司法专门化有力促进了环境法的司法化,也促进了环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但是环境司法专门化也面临许多困难及挑战,环境法庭并不是环境纠纷解决的唯一场所,也未必是最好的场所,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建立环境法庭及其运作规则。  相似文献   
963.
对“立法不作为”的宪法审查涉及到国会与法院的分权问题,日本学术界存在争论,法院则试图在保障当事人救济与避免和国会的冲突中保持平衡,对相关国家赔偿问题长时间内予以否定,违宪确认诉讼则是值得肯定的一种诉讼方式。  相似文献   
964.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在理论和实务中的争议颇多,从争议的具体情况看,排除争议的第一步应当是明确当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基准,为讨论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提供分析框架。第二步是在运用权利推定技术得出知情权应当受保护的基础上,对照原告资格的分析框架,在就不同类型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提起的诉讼中,具体分析起诉人主张的个人权利是否存在及其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关联性,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不断增加的诉讼需求与有限的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正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拟对诉前调解的理论内涵及司法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建立民事诉前调解制度的几点设想,以期对我国尽快建立独立的诉前调解程序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66.
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民事诉讼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重要体现。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的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界定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范围、协调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及完善法定诉讼代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67.
王贤生 《政法学刊》2013,30(1):116-122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口供制度的新规定有进步性,但还存在不足,要通过建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确认标准、明确非法口供的排除程序、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建立沉默权规则、完善看守所管理体制等路径,完善我国口供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68.
诉讼法律监督权为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权的具体权能之一。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上的欠缺、执法中监督关系难以理顺、具体监督方式存在问题等原因,影响了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应从立法方面、监督手段方面及机制建设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69.
共有物返还诉讼涉及到诉讼标的、当事人适格、诉讼形态、既判力等诸多问题,目前祖国大陆学者对此少有论述,对于有关问题的认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物权法》上虽然有关于共有的规定,但却没有规定共有物返还请求权究竟如何行使以及行使的效力如何。如何对共有人权利予以保护,期待我国法律有更明确、更细化的规定。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