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Recently,People’s China conducted an interview with Ni Jian,Secretary-General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CAFIU),who has been long dedicated to advancing people-to-peopl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Mr.Ni offered his own insight into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s a way to help address the current serious and complicated situation of China-Japan relations.  相似文献   
22.
论刑法中的对合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合行为是指必须基于两方主体之间的对应行为才能实施或完成的危害行为,缺少一方,另一方的行为就无法实施或不能完成。我国刑法中的对合行为有对象转移型、原因结果型、双方互动型和协力加功型四种类型。刑法对对合行为的处罚模式有三种:以同一罪名处罚双方;以不同的罪名处罚双方;只处罚一方而不处罚另一方。对合行为与刑法总则共同犯罪的规定关系复杂,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23.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区别或差异,是应予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二者提出的场合不同;二者的涵义不同;基本地位及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在内涵上有内在相互联系。应准确把握二者这种区别。  相似文献   
24.
中西治学方式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3,29(1):90-97
中西治学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处理“学” (基础理论研究 )与“术” (应用研究 )关系时有所不同。西方的“学”与“术”是两种不同的层次 ,两者分工明确 ,而且紧密结合。而中国则“学”、“术”不分或有“术”无“学”。二是在对待“博”与“专”的关系时有差异。西方学者大多“先专后博” ,即先进入某一个领域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做出成果后再扩大知识面。中国传统的学者多为“先博后专” ,即先打好扎实的基础 ,掌握广博的知识 ,然后再进入某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的注重点不同 ,即“点”与“面”的差异。所谓“点” ,即研究的视角集中在社会或文化的某一要素或某一主题 ;所谓“面” ,即研究的视角大多是一个专题或一个领域。西方学术注重“点” ,而中国学术强调“面”。  相似文献   
25.
江泽民同志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思、总结后作出的明智选择。依法治国以以德治国为基础和补充 ,以德治国以依法治国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6.
Studies estimate that between three and ten million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ness domestic violence annually. Although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a co‐occurr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child abuse, there is no concret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a child's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increases the risk to the child of abuse or neglect. Recently the New York State Court of Appeals determined that a child's witness to abuse does not suffice, in and of itself, to show that removal of the child is necessary or that removal is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 Programs which have developed alternatives to presumptive removal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view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battered parent and children as being in accord with each other rather than in opposition. Private and government sponsored programs have demonstrated some success in protecting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nsuring the safety of both parent and child, and increasing accountability of batterers while reducing the necessity for removals. Alternative programs are less costly to the state than foster care, and emotionally less costly to the families.  相似文献   
27.
赵宇 《政法学刊》2006,23(4):119-124
冷战后,中国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安全环境。新安全观需要新思维。在以合作求安全、以协商求安全,建立新的安全机制维护安全和坚持反霸反恐并重的思维。新安全观强调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而国际警务合作是对付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的有力武器之一,因此,应该用新安全观的视角来看加强国际警务合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28.
29.
俄共建立20年来,其发展受到俄罗斯政党政治演变的制约和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俄共在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993年恢复重建以来,俄共的存在促进了俄罗斯政党政治的规范和完善,对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但是俄共在参加政党政治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的难题。俄共的发展应当引起整个俄罗斯社会的关注,而俄共自身更应痛定思痛,通过改革重新走向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30.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干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政治在要求法律对私法关系进行整合的同时,却面临法律对具有政治意义的公法关系普遍化实施的合法性要求。政治系统一方面想利用法律来为自身赋予合法性以及对政治自身解决不了的社会冲突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让法律独立运作以正常发挥功能。政治之所以对于法律有这种欲拒还迎的分裂与两难态度,原因在于法律系统的结构二重性:使动性与制约性。对于政治系统来说,法律结构扩展了权力的普遍有效性,而权力如要实现这一点又必须受法律结构的制约。为避免法律对政治权力的“合法/非法”二元规则化,政治系统设定政治禁忌,要求法律不得违反,但法律系统的二元规则化对于政治系统来说是难以任意伸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