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2篇
  免费   156篇
各国政治   134篇
工人农民   195篇
世界政治   1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8篇
法律   627篇
中国共产党   298篇
中国政治   600篇
政治理论   493篇
综合类   10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新就业形 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条件权和劳动救济权 4 类,并可以细分为 13 项权利。 本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代表,进一步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和劳动条件权中的社会保 障权的现状。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和社会保障权相比该群体劳动者的平均 情况都得到了改善。研究认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需要更复杂的策略行动,包括继续发 挥好市场作用、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平台企业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2.
冷战结束后,北约并未因对手的消失而瓦解,而是通过扩大组织、出台新战略和实施新行动找到生存依据并获得新的发展。在北约的新扩大、新战略和新行动中,中东欧国家不管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中东欧国家的加入令北约成员国从16个增至30个,拓展了北约的疆域。东欧剧变带来的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前南斯拉夫地区发生的战争促使北约提出新的战略概念,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马其顿危机更是成为北约新战略的试验场。中东欧国家参与了北约在波黑、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动以及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针对俄罗斯的军事部署,做出独有的贡献。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加入也给北约在决策效率、行动能力、责任分担和价值观方面带来新的挑战。不过,由于中东欧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实力有限,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不大,这些挑战不足以危及北约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3.
劳动关系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中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共享发展成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历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的作用等问题,可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等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吸取国外劳资冲突的教训,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应立足国情,从实践走向理论,并将理论回归实践,理性、客观地分析劳动实践需要解决的深层根本性问题,从而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4.
青年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是分析青年就业问题的关键。研究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对“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青年劳动力供给和分行业的新增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扩张趋势,供给不断增加;预测结果显示,从当前到2035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供大于求的非均衡态势,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和扩招积压效应叠加,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研究建议,可以从增强人岗匹配度、优化就业条件、加强就业帮扶、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等4个方面化解供给冲击和结构矛盾,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5.
实证主义经济宪法学的研究包括了对制宪程序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研究和对宪法规则产生的经济影响的研究两个部分。前者包括:第一,静态经济研究,主要是对影响制宪程序的因素的研究,在制宪的经济背景,个体的利益衡量、偏好、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的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和诸如利益集团、社会组织、供以参考的其他国家的宪政制度等。第二,动态经济研究,主要包括对显性宪法变迁的经济研究和对隐性宪法变迁的经济研究。后者包括研究宪法权利的经济影响和研究统治结构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变更罪名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建军 《法学研究》2006,28(4):51-62
以最高法院示范性案例中的全部变更罪名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几对实然关系。变更罪名未必都有失公正也不必然体现实体公正,择轻变更未必都有利于被告,合法的变更未必是合理的变更,变更罪名给法律适用带来的不确定性根植于现行法律和法理之中。对其进行法律解释学和犯罪定义学分析,将有助于对变更罪名现象的解读和限制。  相似文献   
137.
特朗普政府延续奥巴马政府后期的反恐战略,采取国际"收缩"战略,把反恐重点转移到国内,但美国国内恐怖袭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急遽增加.依据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关于美国国内恐怖袭击的数据分析,当前美国国内恐怖袭击呈现出"独狼式""无领袖"和"分散化"的特点,总体上恐袭频率加快、烈度增强.具体表现在:种族极端主义恐袭日益...  相似文献   
138.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引领,充分挖掘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进而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劳动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使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劳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建立完善保障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的体制机制。这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获得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The Child and Adult Protection Authorities (KESB)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controversial discussion since their establishment in 2013. The reform of the Guardianship Law provided for an institutional shift away from local guardianship authorities to regional specialist authorities. This article uses the 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 (NPF) to examine the history of today’s controversy, simultaneously proposing an analytic strengthening of said framework. Previous NPF studies summarize policy actors into opponents and proponents. As a result, we do not know whether different actors use different narratives. We therefore separate the expert from the MP discours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xperts' arguments for a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a person‐oriented narrative dominated, which put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persons affected by guardianship measures up front.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in which a person‐oriented narrative seems to be dominant again, directed against the new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40.
This paper analyses contrasting discourses of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 for their implications on control over and access to changing 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One of the principal areas of contestation around CSA relates to equity, including who wins and who loses, who is able to participate, and whose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s count in the process. Yet to date, the equity implications of CSA remain an under-researched area. We apply an equity framework centred on procedure, distribution and recognition, to four different discourses. Depending on which discourses are mobilised, the analysis helps to illuminate: (1) how CSA may transfer the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o marginalised producers and resource managers (distributive equity); (2) how CSA discourses generally fail to confront entrenched power relations that may constrain or block the emergence of more ‘pro-poor’ form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storage (procedural equity); (3) how CSA discourses can have tangible implications for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poorest and most vulnerable groups (recognition).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work showing the need for deeper acknowledgement of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s necessary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caused by a changing climate for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