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84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32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333篇
中国共产党   265篇
中国政治   480篇
政治理论   202篇
综合类   8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51.
华人新移民包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移民、台港澳移民和东南亚华人二次移民.本文拟探讨华人新移民的分布、特点、新移民内部以及新、老移民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国际移民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跨国移民将不断增加.华人新移民是国际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改变了海外华人分布的格局,赋于海外华人新的特点,并为移居国和祖籍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2.
论新世纪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公共行政体制下的政府是公共型政府、公正型政府、民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分权型政府、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和责任制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必须切实解决传统行政体制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实现政府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53.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54.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5.
三、<殷先公先王考>和<续考>:熟练运用"二重证据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王国维成熟地运用"二重证据法"取得的重大成果,是1917年初先后撰成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文.因其所运用的方法缜密精当,解决的问题重大,为研究者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故成为近代史学史上意义重大的一页.  相似文献   
5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将文化建设作为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建设经验,主要包括:把推进文化建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文化发展方针政策;重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些历史经验为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当今中国建设文化强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7.
既往关于社会学与经济学视角融合的讨论多集中在历史脉络和经典文本之上,从转型中的“产权问题”出发,透过产权分析的社会维度来探究社会学和经济学融合的路径和方向。中国改革以来产权变迁的整体进程呈现为一种“产权连续谱”,在同一体制,甚至同一组织框架内,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产权等多重产权形态的并存互融构成中国产权实践的重要特征。产权社会学强调产权是对资源占有的社会认可。产权界定的社会合约性以及多维度性,为解释以公有产权制度为原点的中国产权变革进程提供了一种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也是对产权经济学视角的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8.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如何有效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更好地掌握执政资源,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混沌理论的视角,分析混沌理论在新媒体传播规律中的运用,提高执政党在新时期对新媒体的把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9.
经过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达到了新的高度,这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历史角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显著特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形成更多的发展新动能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围绕新动能视角下科技创新所呈现出的重要特征,尝试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科技创新实力、潜力、影响力和活跃度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供给,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落后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