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篇
  免费   129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159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9篇
法律   705篇
中国共产党   286篇
中国政治   559篇
政治理论   234篇
综合类   10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创新,应体现以“诚信”为内容的为人之德教育,以“爱国”为内容的为民之德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环境之德教育,以“勤勉”为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创造”为内容的创新之德教育,以“良好生活方式”为内容的生活之德教育,以“自我完善”为内容的生存之德教育。另一方面是方法上创新,包括强化德育实践环节,开创德育新裁体,开辟德育新途径,健全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962.
开启老龄社会新形态之后,推进城市老年群体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既是"中国之治"进程中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应对老龄社会新形态风险与挑战的客观要求.老龄社会新形态下,城市老年群体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而现有治理模式及制度安排的滞后性使得相应社会治理遭遇困境.积极应对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963.
本较详细地介绍了80年代以来英国的失业状况及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所陛的对策,以供我国解决此类问题作参考。章认为,解决下岗、失业问题和实施再就业措施,绝不是一个独立的安排过剩劳动力的问题,要避免单纯为了解解下岗和失业压力而采取不利于维护和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长期态势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964.
根据丝光绿蝇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育速度及其发育过程中的有效积温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对在尸体腐败过程中最常见、国内分布极广的丝光绿蝇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育速度及其发育过程中的有效积温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和统计学处理 ,分别确立了K1=2 0 880 + 0 80 14X1、K2 =5 4 0 917-2 8814X2 、K3=133 2 180 -2 6 312X3 等 3个有效积温与长度 (蛆 )和卵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应用丝光绿蝇发育速度与有效积温的回归方程 ,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死亡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965.
现行刑事自诉案件范围质疑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扩”与“限”体现着不同的诉讼理念 ,新刑事诉讼法对自诉案件范围作了较大扩张 ,从刑事起诉权发展规律考察却有违其发展趋势 ,立法规定也显得原则、简单 ,这种泛化的刑事自诉案件范围易引发一系列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 ,因此必须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和修改  相似文献   
966.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向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而自居,其意识形态的主题是实证科学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优路径.其实,它的意识形态还往往隐含着某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发生的"泡沫经济"就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当今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它的意识形态已成为流行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泡沫经济"提醒人们该到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67.
厘清基本概念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深化新时代中国工会学理论研究和创新,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工会章程》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这两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语境中,工人阶级是主要靠劳动收入获得生活资料来源的社会阶级,承担着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和方向。基于这两个基本概念,围绕“什么是工人阶级、什么是工会”“什么是中国工人阶级,什么是中国工会”“中国工会干什么”“中国工会怎样干”“中国工会如何发展”这五个问题,推进工会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是新时代工会学研究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68.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历史方位的实践理性升华。新时代意味着新阶段、新要求、新使命,呼唤足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公民,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在涵摄了扬弃“物役性”、推进公民主体性独立人格成长与社会共同体属性之有机统一的价值主线,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由主体性实践理性的自身特质所决定,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表现为知行合一、伦理与治理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9.
In this article we critically analyse the production of Israeli territory vis a vis the ongoing transformation of land and planning policies from ones based on pure nationalism to those purporting neo-liberal logic. Unlik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 including the most recent critical body of knowledge on planning,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 in Israel ? we contend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must be understoo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ettler colonialism. Our main argument is that the growing dominance of neo-liberal policies,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privatization of space, planning and territorial management, is bound up with Israel’s settler-colonial politics. Based on our detailed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the privatization of space in Israel, we conceptualize the interplay between centralistic-national territorial management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free market-driven, privatization-prone, liberal planning and land policies as neo-settler colonialism. This concept focuses on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wo vectors, with the latter providing a new mechanism of colonial control.  相似文献   
970.
The employment of diverse forms of security and control on territorial borders have led to the production of numerous events of border crossings, smuggling, banditry and death along with stories of separation, loss, mourning, pain, and yearning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border people. The Naqshbandi Khaznavi order has an expansive interpersonal social network across the political borders of Turkish and Syrian nation-states. This work analyzes the ways in which Sufis dealt with diverse aspects of the Turkish-Syrian border by unbinding shackles and orders of political system that were fabricated constantly from the 1920s to the early 1980s. The life stories and narratives of the Sufis document the existence of a religious-cultural landscape, diversifying the perception of place, time and fear which have transcended political borders for decades, contradicting official cartographic imagination and the modern-secular understanding of place and time. Besides, in addition to analyses of religious orders as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tities, this work aims to elucidate emotional aspects of relations and faith that coexist between Sufis and their Sheikh in the context of spatial distance, political border and fear of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