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7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148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冲破“两个凡是”,解放思想,破除僵化的宣言书;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它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为我党重新确立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2.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自从被统治者利用并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以后,它的一整套传统道德教育体系便与它一并成为了统治者手中的政治工具,从此逐渐遮蔽了其固有的价值性,具有了鲜明的工具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经世致用化、政治伦理化和道器分离化。  相似文献   
33.
能力建设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民警察的"驭剑"能力是其克敌制胜,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基本条件。面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和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亮剑"精神是人民警察战胜敌人、保护人民的精神支柱,但如何培养与其相适应的"驭剑"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全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在当代人类面对环境、资源危机等新的生存问题时,在人们纷纷探求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观点和主张,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其通过介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从而深入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外警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深入到各警种。作为推进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的涉外警务教学,在建设法治化国家的进程中应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以实训教学法的建构为切入,厘清其理论实质,廓清实训方法的模式选择与应用,以期为我国涉外警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历史的发生与发展证明,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战乱时期是不适合的,甚至是消极的;但在和平时期,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里,老子的"无为"思想有着发挥指导作用的场所。人类社会的前进是在有为中进行的,然而有为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是灾难。因此,在今天社会,我们需要保持无为心态,更需要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以无为之心态,行有为有意义之积极事。  相似文献   
37.
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永恒主题。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相互联系的,要达到有效性,必须先研究针对性。因此,需要把握"党要什么"的根本方向,需要着眼"干部是什么"的任务要求,需要发挥"我们有什么"的独特优势,需要创新"我们怎么干"的培训方法。干部学院要根据中央确定的办学要求和功能定位,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充分发挥其党性教育的独特作用,促进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8.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从报告形成前的“思想解放”到形成中的调查研究再到后期的总结以及其开创性的意义都体现着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实事求是强调了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求真务实突出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问题,它是实事求是恩想路线在当代运用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9.
实事求是不需要人为地附加任何指导思想。理论权威是对实事求是的限制和误导。实事求是是对理论权威的超越和革命。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拒斥一切理论权威。  相似文献   
40.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体现;面向未来是实践唯物主义思维取向的基本体现;敢闯、敢试是实践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的基本体现;尊重人民的实践是实践唯物主义党性特征的基本体现。正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唯物主义内在本质使其成为革命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走向新的辉煌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