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2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反腐文学热潮席卷当下文坛,适时回首反腐文学的俱时勃兴,冷静分析反腐文学的先天不足,客观探求反腐文学的深化途径,有助于反腐文学的持续繁荣,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22.
三明与客家民系关系密切,是客家文化孕育、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域之一,留存于三明区域的三明客家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三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三明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推进三明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具备很好的条件。在推进三明客家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清推进目的,优化传统内容,丰富时代内容,用好文化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完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3.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嬗变的过程,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世界提供政治文化思想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要以政治文化世俗化为目标,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批判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大力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2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高度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出了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历史任务,其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就是一项崇高的历史使命.这是特殊的历史时代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光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出色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5.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实现手段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6.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多民族共存的。追求团结统一是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本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愿。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我们必须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7.
"以人为本"与经济繁荣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竞争时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对待外来员工的恶劣态度为例,该地区经济繁荣背后蕴含着企业文化危机以及与之相连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危机.学习并创建"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既是化解企业当下危机的方法,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更是企业界对创建新的中国文化作出的最好贡献.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怎样才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这是达到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重要保证 ;而坚持共同富裕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29.
摆脱贫穷,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近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的中心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的反贫困提供了崭新的制度空间和实现路径,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不幸陷入了"同步富裕"的深渊和陷阱;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摸索出了一条以"三步走"战略为核心,以"先富带动后富"为实现过程的新路,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面临贫富差距有可能拉得过大的难题;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保持适当差距以维持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的基础上,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及其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包括下岗工人和落后地区贫困农民在内的贫困群体的生活和再发展问题,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0.
经纬 《思想战线》2004,30(5):16-20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中国20世纪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反映。它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以市场经济为平台,以伦理为价值导向,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义利统一为原则,其核心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发展观和公平观。它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源于改革开放,又指导改革开放,为新世纪中国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