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6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81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3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犯罪现场存在着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物质痕迹具有广泛性、稳定性特点 ;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可知性、抽象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作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 ,旨在探索一条新的侦查途径和思路 ,开拓侦查思路 ,为刑事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122.
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映。人们对这一社会现实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研究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阈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膨胀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知识经济潮头涌现。知识产权犯罪作为知识经济的消极衍生物,处于滋生蔓延状态。知识产权犯罪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原因,这些原因有机整合为一个原因体系。  相似文献   
124.
付翠 《政法学刊》2006,23(4):125-128
心理测试(俗称测谎)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被测人记忆中是否存在有关测试主题的心理信息,而心理信息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注意,所以说注意是心理信息形成的重要源泉,也是心理测试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基础,因此对注意心理机制的分析将有助于测试题目的编制和结果的分析,从而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5.
心理学以及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科学手段,从个体的角度全面地认识和发展人。因此它既能实现客观历史条件下“人的相对全面发展”(或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是通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6.
高校暴力犯罪是由于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遭受的重大挫折、模仿学习暴力行为、情感荒漠化和心理能量积聚后本能释放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情绪宣泄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净化社会环境并加大高校暴力犯罪惩罚的力度,陶冶并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以预防和减少高校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7.
文章展示的是云南"中英大龄女童技能培训和能力建设合作伙伴项目"的论坛活动之一.论坛以15-18岁来自农村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大龄女童为主体,让她们有机会向高层决策者表达自己及其生存社区女孩的心声和需求,进而推动政府、媒体及全社会对这部分特殊女童的积极关注.文章写实性地描述了论坛的设计与思考,赋权女童的过程以及倡导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8.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使用社会关系网络并不会带来更好的工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关系网络的马太效应。它主要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网络本身、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9.
谭志喜 《学理论》2010,(14):211-212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学生健康已不能停留在身体健康就行,更多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于民族高校而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时间较普通高校晚,加之民族高校学生心理又有着自身特点,本文力求在新媒体时代探索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 of specific types of family violence exposure (e.g., victim vs. witness; physical vs. psychological) to aggressive and anxious/depressed problem behaviors in young (i.e., 6-year-old) at-risk children. This multisite prospective study of 682 children from four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sked mothers and their 6-year-old children to report on violence exposure in their famili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mother reports of child problem behaviors on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at Age 4, it was found that subsequent exposure to family violence predicted reported problem behaviors at Age 6. Although mothers' report of child victimization predicted subsequent problem behaviors, witnessed violence was related to these problems only when both mothers and children reported its occurr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even though there w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witnessed and directly experienced family violence, both had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ve effects on subsequent behavior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