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7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81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3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轨迹、深化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较之以往,未成年人犯罪方式呈现新的特点,如犯罪群体年龄呈现降低趋势、犯罪主体呈现集群化倾向、行为方式呈现出狂妄残暴等特点。针对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其所呈现出的新趋势,既要分析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客观因素,又要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层面进行探究,以寻求更加科学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62.
当前加强心理咨询技术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运用,要遵循综合运用、动态运用、及时运用的原则,并为心理咨询技术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运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加强心理咨询技术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运用,要结合基层消防部队的现状,通过运用关系技术、倾听技术和影响技术,与基层消防官兵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厘清基层消防官兵思想动态,不断促进心理咨询技术对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推动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3.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矛盾日趋突出,犯罪率急剧上升。其中,暴力犯罪是我国目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社会危害性极大。研究暴力犯罪的原因、心理机制、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就成了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从暴力犯罪心理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预防暴力犯罪、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4.
我国公安基层交警心理压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交警从事的职业是一种压力较大的工作,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对基层交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管理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交警的心理压力;交警个体也需要掌握一些排除心理压力的策略和技巧,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65.
胡俊文 《学理论》2010,(4):61-63
青少年犯罪问题己越来越突出,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们社会各部门、学校及家庭必须研究、认识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中主要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66.
公安院校学员健康心理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指出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标准及当前学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学员健康心理的培养策略:完善招警渠道,重视警察职业人才的选拔;建立学员心理素质档案,完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帮助学员形成健康而完善的人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健康心理基础;建立人民警察心理行为训练基地;设置专业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机构,这样,就会为学员今后的职业发展及人格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7.
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山东大学2006级全体新生(6976人,男4378人,女2598人,年龄17—20岁)进行了测试结果分析,探讨两量表间的相关性。经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量表的12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的活跃、坚韧、处世态度、重情相关性较大;从典型相关所提取的七对典型变量来看,这七对的典型相关系数都是显著的,且前三对典型变量贡献率较大。《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8.
吕可 《青年论坛》2009,(5):31-33
社会价值观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价值多元的中国当代,这一过程呈现出不成熟性与可塑性、矛盾性与困惑性并存的特征。国家与社会要增强科学合理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与宣传,而高校教育则应该加强正面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69.
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职业竞争激烈,当超出自我调节以外的压力长期存在时,导致一些职场人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低而患上职业倦怠.最易患职业倦怠的人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个体对现实的评价,影响着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解决心理问题、缓解职业倦怠的症状,要从积极的角度看自己及职业,使用认知调整,接纳不完美自己...  相似文献   
270.
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他们不再以“边际人”的身份去改造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从自身的处境、要求和利益出发去作价值判断与价值参与。在这一进程中,少数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学校应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调适,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