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9篇
  免费   526篇
各国政治   195篇
工人农民   230篇
世界政治   4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1篇
法律   6493篇
中国共产党   461篇
中国政治   2127篇
政治理论   1339篇
综合类   62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1217篇
  2012年   1162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473篇
  2006年   1427篇
  2005年   1345篇
  2004年   1268篇
  2003年   820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China's socioeconomic crisis before 1978 and its succes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an be viewed as a zigzag process of politicization and depoliticization of the economic state. By summariz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a specific pattern of general public policy (GPP) in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a policy system. China's economic and serialized reforms since 1978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nation. The changes have undermined the economic state by creating a trend of de-economicization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f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are to continue smoothly, another transfer of state emphasis to more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992.
龙大轩 《现代法学》2002,24(3):129-136
通过对一爿在四川省茂县羌区发现的不为人知的清末石碑进行考证 ,运用法律社会学、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详加分析 ,揭示了在十九世纪末地方法律实践状况中存在的法律多元与文化互动的历史现象 ,同时指出 ,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二元并存格局以及二者间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相互补充的关系模式 ,既构建了民间的社会秩序 ,又构成了我国法律传统的一个切面 ,由此对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法律传统中不存在习惯法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93.
"黑哨"、"黑球"与"伤熊"行为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在我国各界引起重大反响的"黑哨"、"黑球"与"伤熊"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刑法学思考.通过严谨的分析论证,作者认为裁判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范畴,可以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其吹黑哨的行为足以构成受贿罪;职业足球俱乐部具有企业性质,其俱乐部的运动员就是该企业的职工,在职业俱乐部之间的比赛中,运动员非法收受他人贿赂而踢黑球的行为可以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伤熊行为符合刑法第275条禁止的行为,应当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相似文献   
994.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强制性的多轨制,这一机制尚存在诸多弊端:费时耗力,有悖于程序正义和效益的原则;缺乏对仲裁裁决的监督,仲裁程序的职能弱化;仲裁和审判之间缺乏协调,重复审理,浪费审判资源。因此,应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工会的作用,突出调解职能,使劳动争议仲裁与民事仲裁衔接,并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95.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recently introduced law on assisted reproduction in Italy, which gives symbolic legal recognition to the embryo, came about, and how a referendum, which would have repealed large sections of it, failed. The occupation of the legal space by the embryo is the outcome of a crusade by a well-organised alliance of theo-conservatives. These groups see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 uncontrolled interference with their notion of the natural order of things. Such a worldview requires a total ban on stem cell research, limitation of access to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nd repressive laws to govern the area. This conservative dream scenario has come closer to being reali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law doing all of these things in the name of the protection of “Life”. In the case of this law, the “life” to be protected is the embryo. In the name of “Life”, scientific advances and individual liberty have been curbed. The politics of embryo citizenship is a politics which values the yet to come over the here and now, purgation over pleasure, and the transcendent over the material.  相似文献   
996.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思想在指导思想、社会价值取向以及领导主体等方面存在着相同点,但他们在行政治理理念、对民主和法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中西法律文化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旧中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法治建设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缺乏民主的基础和法治的土壤,中国只能走政府推进型道路。  相似文献   
998.
如果把我国全面的改革比喻为整个大脑的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处在“脑干”的部位。它既是其他一切改革的“根”,因而构成了整个改革的突破点和“抓手”,又是其他一切改革的汇总点和联结点,因而必须与其他改革综合、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999.
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理论涉及不到所有制“结构”的问题。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提出了一些设想。邓小平认为公有制为主体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公有制也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江泽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我国的公共产品领域存在的行业经营观念相对滞后、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产品价格机制的完善。因此,应该从公共产品价格市场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公共产品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