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8篇 |
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02篇 |
工人农民 | 160篇 |
世界政治 | 52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40篇 |
法律 | 1729篇 |
中国共产党 | 268篇 |
中国政治 | 1316篇 |
政治理论 | 1261篇 |
综合类 | 29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234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233篇 |
2016年 | 232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509篇 |
2013年 | 851篇 |
2012年 | 617篇 |
2011年 | 563篇 |
2010年 | 511篇 |
2009年 | 576篇 |
2008年 | 650篇 |
2007年 | 590篇 |
2006年 | 553篇 |
2005年 | 515篇 |
2004年 | 477篇 |
2003年 | 333篇 |
2002年 | 233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现阶段党群关系中的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突出反映。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必须对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经济、政治、队伍和工作机制等方面探索改善党群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62.
欧阳克刚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5(2):5-8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由政府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从组织特性来看,政府具有公共性,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看,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塑造服务型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3.
行政调解:内涵界定、法理基础和应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实践中行政调解的火热开展,行政调解在理论研究层面仍显不足。从各省市发布的有关行政调解规范性文件来看,各地对行政调解内涵仍不统一。理论上,由于受传统"行政权不可处分"原理之束缚,多数学者认为行政调解在我国不具有理论基础,且对行政调解这种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在法理层面的特有应然价值探讨甚少。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行政调解的内涵、法理基础、应然价值进行反思和探讨,以弥补行政调解理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64.
我国的公安文化,是公安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公安行业文化相交融的产物。要构建优秀的公安文化,就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公安文化建设的实践。做到:1 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2 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3 正确处理民警个体与公安队伍群体的辩证关系;4 正确处理硬件与软件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65.
汪海霞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5-8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意味着国家和人民对公安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十分注意对公民个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强调对广大人民权利的保障,强调人权保护的重要性,是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人文环境保证,更是衡量我国公安工作成效的最终指标。所以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进程中,必须从基本理念、监督机制、程序性执法等方面来建立和规范对人权有效保障的机制。 相似文献
966.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稳定预警系统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各级公安机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大力加强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建设,以切实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67.
张红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8-42
行政争议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概念,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根本不同之处,如何界定与判定行政争议则是行政诉讼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行政争议是行政主体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与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依据公法可以解决的争议.判断某一争议是否为行政争议,应当把握主体、公权力、权利义务的特殊性、公共利益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68.
论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彬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55-58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一类新型犯罪。对这一犯罪,可以从贿赂对象、贿赂范围、贿赂对价、贿赂方式和贿赂领域五个方面加以理解。我国刑法在规定这一犯罪时,应注意刑法与《公约》的协调,立法上注意与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概念之转换,司法上注意与国外贿赂犯罪的规定相协调;刑事管辖权上应当以属地管辖原则为主,辅之以属人管辖;法定刑的设置应以有期徒刑为处罚方式,并可以适用罚金刑。 相似文献
969.
刘珍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6):100-102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其中的公忠为国、明义重公思想,重民爱民的“民本主义”思想,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思想,忠于职守“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的敬业乐业精神,见义勇为、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对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民警察的“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及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职业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0.
蔡鑫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3(4):110-113
在国际私法中,适用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都可以达到排除外国法,从而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利益的效果,其中"直接适用的法"作为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理论学说,反映了随着国家职能的加强,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经济、生活干预的要求.而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公共保留制度在近来也发生了变化.作为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两种手段,两者之间关系如何?是否具有互换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中间接限制模式的存在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