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1篇
  免费   466篇
各国政治   260篇
工人农民   167篇
世界政治   4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0篇
法律   2120篇
中国共产党   291篇
中国政治   1521篇
政治理论   1278篇
综合类   36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1057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行政法中的公共利益是由行政法规范限定的、特定时空下的、由行政主体主动捍卫的、体现在行政法运作中的利益,它的法律表现形式主要是公共道德、公共发展权等六个方面,它在行政法中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对行政行为的排斥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12.
政府公共危机处置的阶段划分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亟待加强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了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应当科学认识政府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正确处置危机管理程序.政府危机管理依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储备、预警、控制和恢复4大阶段,针对政府危机处置的程序,可以从10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13.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14.
“仁”代表着中国古人从人际关系视角研究、探讨德性和社会规范的思路,是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概念,这一范畴的突出特点强烈的实践性。主体际性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的西方哲学中,是对主客二分的近代理性主义传统的超越,其意义在于申明了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交互性。“仁”与主体际性之间存在内存契合,可以说是以经验形态表达了后现代主体际性的实践理性。在主体际性视域中重新发掘和理解“仁”,重新解读其文化心理本质并为生活服务,或许可为中华文明吸纳、消化现代文明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215.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政府、社会及农民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既有相应的权力(利),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行政法、经济法和社会法各自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和调整对象,本文分别基于这三个法域检视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中的政府责任,考察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中政府责任的越位和缺位,反思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所发挥的主导和基础作用,提出在社会法视阈下政府应定位在承担法律制度构建、财政支撑和监督管理之责任。  相似文献   
216.
周微 《河北法学》2012,30(7):160-168
公害,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正在给国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具有科技性、间接性、积累性、长期性、潜伏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在此情况下,若固守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不仅会使诉讼陷入不必要的科学论争,而且也往往会因原告方无法证明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而使大量的公害犯罪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不到及时的救济,有损于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因此,应当在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引人推定.  相似文献   
217.
在政府服务性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政府服务性的发展阶段、形态、内容与性质问题,分别考察了“为人民服务”与公共服务两种形态的政府服务性的价值、理念、实现形式和特征;区分了政治本位的政府服务性与公众本位的政府服务性,以及这两种服务性对于政府服务实践的影响;指出从政治本位的政府服务性向公众本位的政府服务性转变体现了中国政府服务性的进化,因而具有积极的公共行政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18.
特定公权异化是在特定阶级国家中,特定公权利和特定公权力的相互异化。它具有内生性根由,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存在动态表现,主要体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先决作用和生产关系的直接决定作用。特定公权异化的内在结构共分为合法异化、异化风险、隐性异化、异化入罪四个层次。从哲学范畴分析特定公权异化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微环境外在性诱导、公共职能主体意识缺失、群众联系秩序链断裂,这是对特定公权异化的现实性语义诠释。  相似文献   
219.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利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依靠政府管理、舆论监督以及传统的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已经不足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更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个公民保护公众利益的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220.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一直采用“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被学界和司法部门所肯定,尤其是自诉制度存在积极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起诉方式并存模式的合理性,学界司法部门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通过分析自诉制度的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废除自诉制度,将自诉制度的优点纳入到公诉程序之中,实行公诉垄断主义的追诉模式,从而更加有力的打击和惩罚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