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9篇
  免费   329篇
各国政治   162篇
工人农民   123篇
世界政治   4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7篇
法律   2124篇
中国共产党   237篇
中国政治   1383篇
政治理论   1149篇
综合类   31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67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公权力异化与腐败是权力滥用的两面,而遏制公权力异化和腐败也是人类历史的难题。虽然人们普遍强调从教育、制度和监督的综合治理模式入手来解决公权力异化与腐败问题,但是从制度伦理视角来分析和遏制公权力异化和腐败则是更为清晰和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92.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法院的职权取证、证人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一些成熟的、司法实践中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学说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3.
社区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是两个有关联但内涵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前者在外延上比后者更为宽泛。社区公共服务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因而单纯的市场生产者无法收回成本而不得不委托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994.
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妇女在法律上拥有与男子平等的离婚权利,但是,从原因来看,妇女提出离婚诉求主要是因为男方的虐待、遗弃以及疾病,并且,在通奸问题上,男方与女方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妇女的离婚不仅受到了法律上证据问题的困扰,还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在离婚后的妆奁与抚养费用上,妇女的合法权益一般得到了法院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5.
现阶段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已经由公开转为隐蔽,其实施的犯罪越来越专业,反侦查和抗打击的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反黑工作的难度实际上并未减弱相反是加大了。相应地,要想达到阻遏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向黑社会组织演变的目的,就必须加大反黑工作力度、增加反黑力量———在公安机关中设置专门的反黑机构、配备专业的反黑人员、制定专门有效的反黑工作程序就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6.
改革开放将我国导入了经济转执、社会转型、政治转制、文化转向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的安身立命之地,源头活水之泉只能在社区,舍此别无他途。这是因为:社区为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建构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价值、丰富的资源价值和灵活的沟通价值。确立社区价值观,是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在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中的一种理性思维、一种创新思维、一种引发丰硕成果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997.
现实中刑事被害人在受到侵害后往往因种种原因而使其受损权利得不到恢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应从援助的原则、主体、对象、机构、方式、资金、程序等方面入手科学构建法律制度,充分关注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问题。  相似文献   
998.
诉的利益是指运用诉讼程序为当事人提供权益救济的必要性,其消极功能在于限制原告滥诉、消除被告无端应诉和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其积极功能表现为促进实体法上未得到明确肯认的权利和利益的形成。诉的利益所具有的这种积极功能与现代服务行政条件下行政法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进而也为行政公益诉讼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事实上,通过对起诉人是否具有诉的利益进行衡量和判断还可以有效防止行政公益诉讼中可能的滥诉。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nature and intensity of a person's relationship with God creates a transposable cognitive schema that shapes people's views toward public policies such as executing convicted murderers. In this context,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mericans who report having a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a loving God are less likely to support the death penalty. We hypothesize that such a relationship tempers the tendency to see punitiveness as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human failings. Individuals who hold a loving God image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God responds to those who have “failed” or “sinned” by demonstrating unconditional love, forgiveness, and mercy. Accordingly, support for capital punishment is problematic because it contradicts the image of a merciful, forgiving deity; God's purpose—and admonition to believers—is to demonstrate compassion toward those who have trespassed against others. We test these possibilities using the 2004 General Social Survey (GSS). Controlling for a range of religious factors and other known predictors of death penalty attitu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ericans with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a loving God are less likely to support capital punishment for convicted murderers.  相似文献   
1000.
公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公诉制度应当首先进行理念更新 ,走出五个误区 ,明确以司法监督权为本质的公诉权能 ,完善公诉案件受理程序和制定公诉证据标准 ,改革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完善不起诉制度 ,深化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