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86篇
综合类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评价能否在刑法适用中予以考虑,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一方面,道德评价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是普遍存在的实然现象;而另一方面,法治原则一般又要求道德评价不应介入司法领域,否则,依法司法的理念将受到冲击。从理论上来看,道德评价可以在刑法适用解释中予以考虑,与其让道德评价潜在地、非理性地影响刑法的解释与适用,不如理性地承认和接受道德评价因素,并对其规范、限制和合理运用。道德评价因素在刑法解释和适用中的考量既是法理的要求,也是刑法原则所许可的,那种绝对排斥道德评价的观点,看似符合法治原则,但实际上并不能成立。从社会学的视角判断,刑法适用中考量道德评价因素是社会和谐的需求,也是社会学解释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道德评价的考量与运用,应当在法律方法论的范围内,并在对其认真甄别、选择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2.
Stories are part of everyday life and constitute means for actorsto express and negotiate experience. For researchers, they providea site to examine the meanings people, individually or collectively,ascribe to lived experience. Narratives are not transparentrenditions of ‘truth’ but reflect a dynamic interplaybetween life, experience and story. Placed in their wider socio-politicaland cultural contexts, storie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forced migrants seek to make sense of displacement and violence,re-establish identity in ruptured life courses and communities,or bear witness to violence and repression. The researcher must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is/her own role in the productionof narrative data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lived experienceas text.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时代精神,对道家提出的"自胜者强"的思想系统地进行了新的诠释.对于塑造现代企业家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discuss the number of factors to consider as well as the consequences of rotation in the case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 technique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of factor analysis. The article by Freitag in this issue,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social capital in Switzerland, is used as example. This contribution show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issing values estimations and, more generally,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looking at different solutions in an exploratory perspective. It underscores also the importance to have access to the data in order to allow a new analysis and, consequentl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debate.  相似文献   
5.
我国测谎技术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测谎”技术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集中在多道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和脑电波测试技术研究两个方面,两者各有优点与不足,并都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尽快确立测谎的统一标准和指标是发展我国的“测谎”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谈抢劫犯的犯罪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类型,主要包括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爆炸、纵火、绑架、劫持等8类恶性案件。在这些案件中,以抢劫案件为高发,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抢劫犯罪已经成为暴力犯罪中影响最坏、社会危害最广、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的犯罪。文章从犯罪人个性角度出发,运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分析了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院司法警务专业的创办,对两年制司法警务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等诸多问题的认识亟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高。本文针对法警岗位职责的特殊需要,对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意在创新司法警务专业的培养模式,规范司法警务专业的教学行为,实现司法警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Non‐state market regulation has become a central focus and continues to receive scholarly attention. The present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multinational firms join a multi‐stakeholder certification initiative. The cases of the Fair labor Association and 17 international sport footwear companie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this purpose.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17 cases is performed.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ustained NGO pressure and public ownership of a firm is a necessary precondition for firms joining a multi‐stakeholder certification initiative. The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ul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传统被害研究范式认为,犯罪之因和被害之果是一种有序的联系,在因果之间完全可以用逻辑推理作为沟通桥梁。但逻辑不是万能的,在刑事法领域中,刑事疑难问题单纯凭借对法规则的逻辑适用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还应当正式引入实证研究方法从被害人和被告人两个角度进行经验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法律解释的困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本谦 《法学研究》2004,26(5):3-13
由于法律解释元规则的缺位 ,法律解释学很难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疑难案件的判决结果并不来自于法律内部 ,对不同判决方案预测其社会效果并权衡其利弊得失是隐含于法律解释中的思维过程 ,正是这个隐含的思维过程决定了疑难案件应当如何判决、法律应当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