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4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前的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不容乐观,德育审美化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就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2.
1982年宪法制定时,对于是否要写党的领导,在政治、思想领域曾经有激烈的交锋,因为邓小平的决断,党的领导最终由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写入宪法.而在宪法中如何写党的领导,也经过了反复考虑的过程.彭真认为,在党的威信下降,党的领导受到怀疑和反对的情况下,就不能将党的领导写成一种主张,只有阐述党在20世纪领导中国人民所做的几件大事,才能寓理于实,统一思想.但由于以写历史代替写主张,又导致序言中党的领导缺乏确定的内涵,即便参与立宪的先贤们对其中的诸多问题在认识上也存在模糊和不统一的情况.不久前,中央公布制定党内法规五年规划纲要,决定以制定党内法规的形式将党的领导的各类事项予以制度化,这是落实1982年宪法中党的领导的重大措施,给人以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83.
刘海龙 《河北法学》2008,26(7):28-30
如何有效地对人类遗传资源进行保护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难题。人类遗传资源具有不同于传统资源的一些特点,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法律角度出发寻找相应的对策。包括:利用人格权法保护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的人格权;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的应得利益;利用行政法规保护人类遗传资源的合理获取和使用;利用国际公约对人类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跨国保护。  相似文献   
84.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保证人民确实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85.
当今是信息社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党校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宣传阵地更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开创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把党校办成具有现代化教学、科研、管理手段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相似文献   
86.
基层党务公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助力,是体现基层党组织形象的重要窗口。就现阶段而言,基层党务在公开内容上应重点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大及长远决策、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人事变动等党务内容;在公开途径上应突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多措并举等特点;在公开程序上应突出公开内容必须有审批程序、公开过程必须有协调机制、公开情况必须有监督制度、公开效果必须有反馈渠道等要求;在公开效果上应突出唤起党员主体意识,切实解决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知情权问题,落实党员对重大决策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87.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具体体现。依法活税要求税收的征纳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 但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我国,面对为数众多的纳税人和灵活多变的应税经济现象,应给予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一 定的自由裁量权,要正确处理依治税与税收的自由裁量权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88.
我国应该认同行政判例的制度价值,在行政法领域为判例留下可以适用的空间。目前宜采以最高人民法院确认来作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运行的模式,并在包括司法改革在内整个法治建设的框架内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存在提供前提条件,以实现其与我国法律体系的兼容和协调。  相似文献   
89.
旅游消费者享有法定的安全权,但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安全权的实现却陷入困境。结合我国立法和执法的现状,对其困境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0.
李海青 《思想战线》2005,31(4):52-55
法律只有内化为一种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保障人的权利。法律信仰在现代性的信仰体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个体的意识与行为方式,又是一种社会群体的普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唯物史观的观点来看,法律信仰的确立既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未来的可扬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