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10篇
  免费   1495篇
各国政治   948篇
工人农民   1357篇
世界政治   4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86篇
法律   16790篇
中国共产党   3141篇
中国政治   7889篇
政治理论   2688篇
综合类   2244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997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32篇
  2015年   753篇
  2014年   2815篇
  2013年   3318篇
  2012年   3530篇
  2011年   3699篇
  2010年   3586篇
  2009年   3773篇
  2008年   4156篇
  2007年   4461篇
  2006年   4678篇
  2005年   4425篇
  2004年   4291篇
  2003年   3374篇
  2002年   2639篇
  2001年   1961篇
  2000年   101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易玉 《河北法学》2008,26(5):127-131
通过对我国科技企业在融资领域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模式,提出科技企业的融资模式应当与证券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措施,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二板市场的完善,建立一个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融资平台的制度创新模式,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二板市场应当以科技企业的发展为核心,应当与风险投资制度相结合,在二板的基础上实现科技企业融资模式市场化,通过提高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发展,协调投资者、政府、科技企业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2.
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探析──以证伪思维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霞 《河北法学》2008,26(6):117-123
证伪思维具有科学性和批判性。我国现行的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运用证实思维,忽视了排除案件疑点,应予以完善。移送审查起诉应确立"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该标准符合证伪思维的要求以及认识的模糊性原理和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为了保障"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实施,在贯彻全面取证原则的前提下,应实行侦查部门与预审部门分立,在一定条件下,在侦查阶段扩大律师提前介入的范围。  相似文献   
983.
房国宾 《河北法学》2008,26(6):131-136
保释金制度自产生后即广受争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对保释金的价值及适用规则等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如何构建我国的保释金制度提出具体设想,冀有益于我国保释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84.
说语言法     
薄守生 《河北法学》2008,26(7):73-76
语言法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法律。语言法的价值追求包括效率与公平等内容,语言法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同一性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语言法的实施是主要包括示范、管理和监督的依法行政的过程。对语言法的探讨主要是从法理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5.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践中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进行详尽的对比,指出它们的理论基础分别是股东中心主义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主义,有其各自的经济、文化背景;对照我国新兴加转型的社会现实,主张我国公司治理应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以此对新公司法的创新与不足进行评议。  相似文献   
986.
"小产权"房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产权"房交易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却成为社会上通行的做法。处理此类纠纷既要兼顾国家法规的立法旨趣与保护私人利益二者的要求,又要兼顾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衡平。根据法令违反行为效力理论发展了传统的解决方案,提出最大限度尊重民事主体选择的办法。  相似文献   
987.
国家调节是对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导致的利益分配失衡现象的救济与矫正,是国家介入利益分配领域后,对市场初次分配格局中存在的缺陷的补救,是在市场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经济法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其本质属性在于国家调节,是对利益进行的再分配。以利益分配与国家调节之间关系的探究为基础,对经济法再分配功能的内涵与意义加以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法的功能,并运用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88.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受国家公共权力部门的直接调节。目前农村土地资源再分配过程中存在着角色冲突、利益冲突和规范冲突三方面的问题。经济法作为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再分配书,具有维权性和控权性特点。要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再分配过程中的国家调节,并保证调整的结果具有公正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就亟需借助经济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9.
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对城市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城市问题却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诸多困扰。城市问题是城市犯罪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温床,从整体层面上研究城市问题对犯罪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所有的城市问题中,城市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两种主要的"城市病",而且二者之间联系密切、关系复杂,其互动效应与联动效应对城市社会治安大环境的形成,对城市犯罪问题的衍变,对犯罪行为的主体与受体的塑造等,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建国后我国城市犯罪在政治与经济问题的综合影响下,曾形成了4个犯罪高峰期,目前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990.
民法以确认和保护自由为己任,而其实现的手段是私法自治。法律行为作为私法自治实现的工具,其基本要素意思表示在民法中的作用和位置便更为凸显。意思与表示有时不一致,而表意人故意为之便是其中的一种。在系统分析表意人故意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各种形态及其在国外的立法例,并将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虚伪表示的规定与国外的相关规定相比较后,明确指出我国缺乏就游戏表示、心中保留和隐藏行为等行为类型做出相应规范,在通谋虚伪表示方面的规定也存在一定残缺。因此,就上述立法上的缺陷提出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应如何进行完善的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