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04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248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10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完善行政听政程序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听政的基本原则、听政的适用范围、听政的参加人、听政的程序、听政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世界立法例上首开行政许可基本法成文法典之先河,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行政许可基本法在严格规制政府行为的同时,最大范围地授权于民,还权于民,并给百姓私权的实现以制度保障,充分彰显政府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凸显其为民、便民、保民、利民的亲民价值.  相似文献   
23.
近期我国证券市场相继暴露出不少严重的市场违法、违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以维护证券市场运行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应着重界定以下问题:1.将涉及证券的民事赔偿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特殊处理;2.建立可行的证券民事赔偿额度计算方法;3.设立行政管理者对受损害投资者的法律权利告知义务;4.鼓励当事人通过仲裁程序解决证券损害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24.
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有其独立的属性和价值。目前的参与分配制度承载了破产制度应有的功能,应回归其本来的宗旨和目的。为克服平等主义和优先主义之固有缺陷,兼顾债权的平等性和个别执行程序的特点,我国参与分配制度应坚持折中原则。从参与分配制度的独立价值出发,参与分配的申请人原则上应是已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未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不宜列为申请人。此外,对申请参与分配的期限应作合理规定,并建议增设分配方案异议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等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25.
中国目前违宪审查工作缺乏独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对于违完审查职责的行使,没有与之相应的诉讼程序,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也不足,要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需要建立独立的违宪审查专门机构,拓宽违宪审查工作途径,建立违宪审查诉讼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违宪审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26.
一个典型的民事诉讼关系结构应当表现为三角形: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及法院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着协作而非制衡的关系,这种协作关系有的国家设计为由当事人主导,有的设计为由法院主导,从抽象意义上说,这两种设计并无优劣之分,而在制度层面上,设计为当事人主导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7.
警察权力是一项强大的公共权力,它一旦被滥用,会直接侵害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尽管近期我国对警察权力的运行作了进一步规范,但并未确立完善的警察权力的运行机制,导致警察权力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事件频仍。任何权力都应受到限制,只有对警察权力的运行进行规范和制约,才能防止警察权力滥用,使警察权力能合法、合理地运行,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28.
申诉复查程序是申诉再审程序启动的必经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尚无明确规定,以致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弊端突显,文章指出应建立我国的申诉复查程序,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9.
西方国家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由偏重开庭审理转为审前准备程序并重 ,体现出法官的职权行使受当事人权利的约束等一些共同特征。审前准备程序的价值在于为当事人拥有积极行使诉讼权利的空间和手段 ,提高诉讼参与性 ,保障诉讼的民主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0.
张遂  雷建国 《行政与法》2007,1(9):84-86
国家刑罚权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保证人权,也容易侵犯人权,因此必须以宪政的精神对刑罚权予以规制,特别是要以正当法律程序对其规制,使刑罚权更加谦抑、更符合人道性,这也是契合宪政之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