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7篇
  免费   297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156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5227篇
中国共产党   261篇
中国政治   1064篇
政治理论   348篇
综合类   38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1018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949篇
  2004年   888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unter‐Terrorism and Border Security Act 2019 and how this new piece of legislation undermines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cluding those protected in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UDHR). It considers in particular how the new act criminalises behaviour with a wide sweep, to include behaviour that is not in itself criminal, but might be indicative of future criminal intent. As a result, the act restricts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speech and to liberty in a manner that is neither necessary nor proportionate.  相似文献   
992.
The two most recent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interior immigration enforcement programs, Secure Communities and the Priority Enforcement Program, have directed deportation efforts toward noncitizens convicted of crimes. One of their targets, the ‘criminal alien,’ has been (re)fashioned in political and legal discourses since the 1980s. Throug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2013 immigration reform debates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of th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 (20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 policy renders the racialized ‘criminal alien’ (sexually) threatening to the ‘vulnerable’ woman. Dichotomous constructions of deserving and undeserving immigrants, in turn, bolster an array of strategies to manage the ‘risk’ of noncitizens, including border control and financial self-regulation.  相似文献   
993.
民间法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道德习俗、社会规范被逐渐制度化且相对稳定的一种通行做法。民间法仍然被很多农村群众所认可,农民更多的愿意在自身的生活空间中寻求一种秩序,因而国家的法律法令就很难真正地深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国家需要一套协调机制来解决国家法律政策与民间法所存在的冲突与对峙,以对地方传统风俗的有益部分进行法律变通,以促进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994.
以普雄地区习惯法为考察重点,介绍凉山彝族习惯法的概念以及普雄地区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剖析了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和作用。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弥补国家法的不足,维持社会秩序以及传承彝族法律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从而在凉山彝区社会中实现法治现代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和谐发展,推进民族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95.
曾皓 《法学》2022,(1):50-65
在学前教育立法中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应以明确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合理内涵为前提条件,以在立法中列举评判儿童最大利益的各项要素为重要内容,以建立程序性机制为重要保障。我国《学前教育法草案》还存在弱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地位、评估儿童最大利益的考量因素过少、缺乏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程序性保障等不足。我国应当在学前教育立法中凸显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法律地位,明确儿童最大利益的评估标准与确定机制,制定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程序性机制。  相似文献   
996.
蒋海松 《现代法学》2022,(1):94-108
我国民法典汲取了优秀传统法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法文化既形塑了民法典的独特人文精神,也对其制度建构深具启示。在精神牵引上,传统文化的德法合治影响了民法典浓厚的道德关怀,重视抽象化的人之德性价值为人格权独立成篇提供了哲理论证,传统民本精神、“法顺人情”、天人合一思想、诚信文化都有其精神传承。在民法典制度安排上,继承了传统的典章治理智慧和通过法典化增强民族认同的政治使命,“有典有册”、律例统编的传统形式启发了民法典简约的立法技术。此外,在具体制度上,传统家事法律制度深刻影响了婚姻家庭编,传统典权制度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行了历史论证。民法典对民族特色的彰显并非偶然,其原因在于民法典是民族特质的法意凝练,法治发展趋势要求从法律移植到“中国之治”,通过民法典提振民族精神也具有世界经验。但传统法文化影响不能过度拔高,其诸多人文主张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而缺乏制度建构。应对传统观念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转换与批判性继承,引领新的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997.
规范刑法的干预边界有进一步强化刑法对社会治理的作用,然而当刑法干预的边界超过一定的范围则有可能变成恶法。因此,确定刑法的干预边界时要充分运用法益保护原则或伤害原则,在此基础上尊重自我决定权,衡量刑法的现实操作及刑罚的不替代性。而对于刑、民的边界问题,主要衡量行为的危害程度。至于行政法中与刑法竞合的部分,除了考虑行为的危害大小,更要考验法律适用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探讨幸福建设有助于针对不同领域,理清不同主体的建设责任,采取针对性举措,并随着建设进程而逐步改变建设重点和内容。在日常生活领域,主要是满足群众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休闲和日常观念等需要,而在非日常生活领域重点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公共政策等引领和提升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99.
以强制性行政行为为主导是我国现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已导致行政法理念由控权论向平衡论转变,以非强制的行政指导为主导将成为中国行政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与现行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存在诸多冲突.为此,必须重构中国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重新定位行政行为的性质、重新构建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标准、行政救济的受案范围以及行政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法律全球化主要是从法律的技术层面而言,指的是法律规范、法律设施和法律运行方式、方法等法律自身要素和情形的全球化;它是当下深入研究法律文化问题的重要背景和分析视角。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文化冲突在实质上体现为影响与反影响、排斥与妥协、对抗与协调、竞争与共存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法律文化不仅仅是冲突更是冲突的消解,即通过理解与重释异己法律文化,拆解对抗,使法律文化冲突归于整合,出现并立或共存;多元主体的交往、全球治理规则的开放性是法律文化冲突消解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则是最终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