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21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1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效力优先是下位法与上位法抵触的情况下,上位法的"效力优于"下位法,其根据是梅尔克—凯尔森位阶理论的第一要义:上位法是下位法的效力依据,下位法的创制应当符合上位法预设的创制方式和内容;而适用优先是下位法符合上位法的情况下,下位法的"适用先于"上位法,其根据是梅尔克—凯尔森位阶理论的第二要义:下位法是上位法的具体化和个别化。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属于效力优先,不存在例外。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经济特区法规的位阶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其变通规定优于法律、行政法规不是效力优先的例外,而属于适用优先。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位阶低于省级地方性法规,其与省级法规适用中的难题也可从效力优先与适用优先的区分中寻求解答。  相似文献   
52.
闻银玲 《河北法学》2008,26(4):148-152
提单中的"喜马拉雅条款"源于海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部分内容为国内法和公约所认可,英美等国司法实践中也形成了该条款的有效要件。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尚未形成有关"喜马拉雅条款"的统一的认识,在"喜马拉雅条款"效力问题上海事审判中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应在有关法律中使这一问题明确下来。  相似文献   
53.
中国尚未建立科学的婚姻判断标准体系,判断婚姻的主要标准,就是单一的婚姻效力判断标准。不论是什麽形态的婚姻,都用婚姻有效无效标准判断。这种婚姻判断标准,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容易造成对不同婚姻形态的误判。因此,应当建立以婚姻的属性要件、形成要件和效力要件为评判标准的科学评判体系。  相似文献   
54.
55.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物品”,是政府各种行政权力运行的结果。从行政法治的角度分析,政府调控行为既要符合合法性的要求,又要符合合理性的要求,而目前调控行为中的“房产税”、“限购令”等措施在合法性、合理性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6.
私人拼车行为的制度完善是指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范、政策或长效机制引导、规范和鼓励私人拼车行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私人拼车行为在迅速发展和日趋规范化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对私人拼车行为进行制度完善具备必要性和有效性。必须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承认私人拼车行为的合法性,明确私人拼车行为的法律性质,优化私人拼车行为中存在的信息问题,从政府层面鼓励和提倡私人拼车行为的发展等四个路径对私人拼车行为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57.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针对性提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8.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及双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自长春地区的 2 2株猪链球菌进行了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 ,82 %~ 10 0 %的菌株对大环内酯 林克酰胺 链阳菌素B(MLSB)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耐药 ,但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不耐药 ,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 5 % ;82 %的菌株为多重耐药 (MDR) ;91%的菌株为MLSB 型耐药 ,其中构成型耐药占95 %。除青霉素外 ,其他 5种抗生素的MIC50 和MIC90 高度集中 (≥ 12 8μg/mL)。  相似文献   
59.
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及其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学军 《现代法学》2002,24(4):103-108
债权人代位权作为债的保全制度之一 ,源于古罗马法 ,各国立法对代位权制度抢持不同态度 ,不仅源于法律体系和法律观念在逻辑上的考量 ,更是基于特定社会生活情势下不同的价值需求。文章认为对代位权性质的考察应是多维视角的综合 ,指出债权人代位权性质上为基于债之效力而发生之实体上权利 ,其内容兼具形成权和管理权的双重特质。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文章从理论及比较法的视角对现行立法规定进行了学理上的评价与重构。  相似文献   
60.
Judges and juries tend to be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test data, especially quantitative test data. Psychometric tests specific for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re commonly employed by forensic mental health evaluators. Most of these instruments, however, have been designed to detect PTSD in treatment or research, and not forensic, settings. Those who rely on these measures without adequate awareness of their often significant limits in correctly identifying malingering may induce finders of fact to inordinately confidently accept the presence of PTSD. This article reviews problematic structural and content components of trauma‐specific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used to evaluate PTSD and discusses the utility of specific techniques liable to be used in forensic settings to “fool” these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