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0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3篇
法律   550篇
中国共产党   310篇
中国政治   543篇
政治理论   373篇
综合类   10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法律意识与社会的法治化程 度是密切联系的。一个社会,其立法的 价值取舍、立法的内容和水平、执法的 力度、守法的状态、监督机制的完备与 否,是这个社会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标 志。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这个 社会的法律意识的体现。法律意识是 法治的精神要素。是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法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2.
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工作重心和中心任务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因此必须研究、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运动的结果,反映了新时代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及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内在矛盾。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把握其转化规律,必须将发展作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途径,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3.
白如雪 《桂海论丛》2006,22(4):34-36
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是反腐倡廉教育思路的重要创新,是反腐倡廉教育方法的重大改进。探索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应沿用党内反腐倡廉教育的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风格;注重责任教育,培育廉洁品质;剖析不良的反腐心态,树立健康的社会心理等思路将反腐倡廉教育推向全社会。  相似文献   
994.
韦庆儿 《桂海论丛》2006,22(1):95-96,F0003
抗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以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作为它的发展主流;二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是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轻罪刑事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轻罪案件的处理模式存在四大矛盾:逮捕法定条件的严格控制与逮捕适用普遍化的矛盾;起诉裁量权的扩大与相对不起诉功能萎缩的矛盾;轻罪案件迅速审理原则的确立与简易程序在实践中受到限制的矛盾;社区矫正处遇的兴起与轻罪案件监禁率偏高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对我国的轻罪刑事政策作适度调整,基本方向为:"轻罪轻处,轻罪轻罚".  相似文献   
996.
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是使社会系统朝着稳定有序方向发展的序参量;其功能价值为维护国家法制正确统一实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社会系统环境要素对法律监督有重大影响,法律监督应服从和谐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7.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格局.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具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法律监督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8.
黄桂秋 《桂海论丛》2006,22(5):84-8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构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培育土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建设包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标志,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壮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产类型、民族历史遭遇以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壮族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抢救保护研究开发的角度打造布洛陀文化,为构建壮族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999.
公安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首要的是认识和观念问题。为此,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确立公安工作为创建区域和谐社会公共安全而努力的警务战略,具体按照强化一种观念、明确一种战略、增强一种能力、选择一条路径、坚持一种模式等“五个一”要求,实现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相适应、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追求的价值标准和目标是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而经济法作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缺陷的现代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