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84篇
世界政治   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3篇
法律   554篇
中国共产党   311篇
中国政治   543篇
政治理论   373篇
综合类   10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全面正确认识全球化,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研究并慎重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公民社会生成环境与生成路径以及社会转型期政治参与机制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认为中国发展公民社会的最佳路径是法团主义。构建法团主义公民社会的动力源于政府的推动、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学术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3.
人口众多、能源紧缺、耕地锐减是我国当前非常现实的国情。传统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是造成资源浪费、能源匮乏的根本原因。个人的贪欲与制约机制的缺失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老路已走到尽头,落实科学的发展现,尽快建立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延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5.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26.
和谐社会包括城乡社会发展的和谐,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是影响和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关键。不仅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深入推进体制创新,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7.
我国社会的快速分化衍生了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叠加性、连锁性等特征,必须通过加强社会整合机制建设、调整社会政策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8.
1917年爆发的“文学革命”是社会时代的产物。社会制度由帝制而共和的变迁,社会恶劣环境状况的刺激,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学改良的积淀和新文化运动的助产,构成了“文学革命”产生的四大主要社会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29.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坚强的后盾,促进人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广泛涉及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权建设乃至领导水平、管理方法等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其中党的思想建设状况占有首要地位,它对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