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高行政决策的水平和决策效率,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关 键在于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行 政决策回应机制。我国行政决策回应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径:一是要树立"与民决策"和 "让民决策"的观念,二是要加强回应制度建设,三是要加强回应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52.
16-17世纪,欧洲商船开赴世界各地,开展贸易活动。在世界最东方的日本,欧洲人除了交易各类商货,获取巨额利润,还积累了东方航线的经验。通过日欧贸易的开展,东西方航海、制图及造船术也得到交流,获得发展,世界贸易圈、全球航线也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53.
周玉蓉 《行政与法》2006,(12):39-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创新势在必行。通过创新政府理念,发展电子政务,建立学习型政府和富有创造精神的公务员队伍,来推动政府理念、目标、能力、形象的全面创新,不仅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和具体要求,也是弘扬与时俱进精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4.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这是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的必然选择,因此要选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最佳路径。文章认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从政府职能来看,是责任政府;从依法行政来看,是法治政府;从行为规范来看,是透明政府;从管理方式来看,是效率政府。  相似文献   
55.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必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整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5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创意产业存在的竞争力不足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应从转变观念、构建产业支持体系、加快产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利用地域优势等方面入手,寻找适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7.
张成 《政法学刊》2014,(2):107-112
传统反恐怖工作多依赖于军队、警察与安全情报机构,因此在职责上侧重于打击和远程防范,并以政府机构作为提供社会安全的主体,组织结构以科层等级制为架构,在反恐工作中充满神秘色彩。但是反恐应对工作与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尤其是后果管理机制上有其相似之处,因此如果将反恐工作流程进行细分,则为社会公众及组织提供了可以参与的机会。目前社会参与反恐的政策上主要有被动宣教、主动支援以及使用非正式武装力量等三种可供选择,并将成为反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8.
吴春梅  吴玮  徐清 《中国发展》2013,13(1):60-63
该文以芜湖市为例,阐述了芜湖市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9.
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群体,却是政治参与的边缘群体。《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有望使农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选举权,更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应该在对其肯定的同时,更多地从我国农民参政所处的现状思考,通过对农民参政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探寻一条适合国情的农民参政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0.
当前,我国犯罪一直呈上升态势,刑事司法工作压力巨大。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研究非犯罪化的立法路径对我国刑法体系的完善和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刑法的进步和完善应遵循犯罪化和非犯罪化的双向思维模式。非犯罪化的立法路径是探讨如何在立法层面实现我国刑法的非犯罪化。我国非犯罪化的立法路径可从四方面进行设计:一是活化传统容隐制度;二是强化“但书”的出罪机能;三是增设正当化事由:四是确立无被害人犯罪的非犯罪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