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331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37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71.
The paper presents a study conducted among 173 Turkish medical students, which examined their beliefs about wife beating through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n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was tested as the basis for explaining the students’ belief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etween 4.5 and 38.7% of the participants justified wife beating, between 3.5 and 5.3% of them tended to believe that battered women benefit from beating, and between 4.7 and 28.5% of them tended to believe that battered wome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beating. In addition, between 68.4 and 90.6% of the students expressed willingness to help battered women, and although nearly half of them perceived the violent husbands as responsible for their behavior, only about one-quarter of them supported punishing violent husband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he variance in students’ beliefs about wife beating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ir patriarchal ideology toward family life and to their exposure to family violenc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ory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Both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paper. The order of the names does not indicate seniority of either author.  相似文献   
72.
积极而不盲目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成果,是改革开放20 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条重要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立法借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借鉴的重点放在公共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上来,同时,必须充分研究我国法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注重立法借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我国目前呼唤"证人出庭"是一个叶公好龙式的伪命题,无论是法官、控辩双方、被害人,还是警察等都没有做好证人出庭的准备。其中书面证言确认制度、"大司法机关"体制、证人全程伪证责任等因素促生法官不情愿证人出庭的心理,而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缺乏"怀疑权力"的文化传统和个人积极性。进而言之,目前关于证人出庭具体配套规则的对策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而我们要认真对待实践而不至于做脱离实际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4.
我国刑法规定的三种与医疗相关的犯罪中均有“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规定,但是这个术语在各犯罪中意思不明确,表达不确切,内涵不统一,这与立法的统一性要求不一致。从刑法内在的统一性来看,应将该术语理解和表达为刑法上的“重伤”。  相似文献   
75.
缠讼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但其存在不可避免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障碍。我国法律转型时期缠讼现象的法律成因主要有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司法不公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纠纷解决质量,加强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76.
王政勋 《法律科学》2008,26(4):75-86
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能达成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言伴语境对意义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法律解释的言伴语境是当下案件事实。法官处理案件时在其前见的指引下根据法律规定选择、建构案件事实,根据案件事实赋予法律文本以语用意义,并且在语境和文本、案件事实和法律文本之间的多次循环往复中实现解释者和文本的视域融合,使法律文本的意义不断丰富和完善。刑法未规定期待可能性,但对其适用体现了言伴语境对文本意义的作用,因而其存在具有合理性。适用该理论不会打破法律的安定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平衡,法官因此而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违背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77.
侦查法治化的实现规律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法治化既是一种目标和结果,更是一个历史过程。考察各国侦查法治化的实现进程,可以发现以下共通性规律:对侦查权的控制,逐步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内控走向外控;被追诉人权利的实现,由审判阶段向侦查阶段推移,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我国侦查程序改革,应借鉴上述规律和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侦查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8.
许坚 《金陵法律评论》2005,(6):69-73,91
本文在对外资经济贫困化增长理论和描述性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外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判断.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的外资经济,已经出现国民所得下降的贫困化增长;资本、技术密集型外资经济虽未出现贫困化增长,但存在外资控制技术、垄断市场的趋势.前者面临的是如何跃出"比较优势陷阱"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珠三角地区;后者面临的是如何防范"拉美化陷阱"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长三角地区.提高外资经济中的国民所得,实现外资经济增长转型,应选择诱致性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79.
儒家思想将仁、义、礼、智、信视为人的天性,孔子、孟子、荀子等都重视对“信”的思想的阐释。概括言之,信就是保证自己承诺的真实性,具体有守信之信、等级之信、人伦之信、宽仁政之信、交易之信等。就本质上讲,儒家思想的“信”是为仁义服务的,依附于伦理思想,是历史经验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结晶,反映在法律上就是不嗜杀人、同罪异罚非刑也、宽猛相济、无诉思想、反对不教而诛和父子相隐、君臣相隐等。但是,儒学者在阐释“信”的思想时突出了精神信念对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含有唯心的成分。  相似文献   
80.
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历程,是要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要采取渐进的、稳妥的措施,不能追求形式上的民主,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我国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