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48篇
  免费   1567篇
各国政治   954篇
工人农民   1400篇
世界政治   4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74篇
法律   15977篇
中国共产党   3219篇
中国政治   7715篇
政治理论   2734篇
综合类   219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927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2709篇
  2013年   3140篇
  2012年   3474篇
  2011年   3626篇
  2010年   3516篇
  2009年   3693篇
  2008年   4026篇
  2007年   4377篇
  2006年   4631篇
  2005年   4404篇
  2004年   4270篇
  2003年   3334篇
  2002年   2635篇
  2001年   1924篇
  2000年   1008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论WTO背景下我国税法改革基本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尽快修改和完善税法体系。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公平主义原则、税收效率、协调性、渐进性原则应确立为我国税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92.
论亲告罪的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亲告罪是指刑法明文规定以告诉权人的告诉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条件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亲告罪,与国外相比,适用范围较小,其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我国应扩大亲告罪的范围,以符合社会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演进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的演进适应了民法从个人主义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演进的过程从个人的视角观察,实现了人的解放与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现了以效率为追求的进化性发展路径。归责原则的演进实现了司法视角的转换,但无过错责任原则并没有否定矫正正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94.
仲裁中应设立第三人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仲裁活动涉及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况客观存在。学术界对于仲裁中应否设立第三人制度意见不一。仲裁的实践、仲裁的法律性质和仲裁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仲裁第三人制度应从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方式、时间 ,第三人的权利及其限制等方面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995.
论分裂国家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刑法规定 ,紧密结合司法实践 ,对分裂国家罪的构成特征、罪间界限及其罪数形态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提起海洋和通海水域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主体的几个层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诉权理论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已日渐显露出缺陷与不足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 ,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海洋污染已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公害 ,却因诉讼主体资格问题在诉权理论与诉讼实践上的链接缺失 ,使环境污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干预和救济。对该类纠纷 ,应对“利害关系”作扩大化解释和对起诉资格进行放宽。作为提起海洋和通海水域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主体 ,本文认为应分三个层面 ,一是与污染损害事实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是具有海洋管理权能的行政部门 ;三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环境侵权公益公诉。这三个层面共同担当起缺失的守护神——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告主体。  相似文献   
997.
教师对学生性侵犯中学校特殊民事责任的比较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教师利用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性骚扰已成为严重威胁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 ,学校及教育部门的雇主责任也成为法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无论是以无过失责任为原则的美国雇主责任制度 ,还是以过失责任为原则的德国雇主责任 ,就本质意义而言 ,性骚扰中雇主责任是由于特定的雇佣关系存在 ,体现一定价值判断的雇主与受害人自由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而二种责任制度的差异 ,根本之处在于其不同价值判断对雇主和受害人自由的态度 ,取决于相应利益的相对重要性或相对价值。从未成年学生权利为宪法上公民权利的高度、从保护未成年学生至高无上的自由权利出发 ,应建立起学校及教育部门在教师对学生性骚扰中的严格雇主责任。  相似文献   
998.
论不动产善意取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权利外观理论出发 ,对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否定说与肯定说进行评介 ,认为在现代社会 ,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较动产有更多的依据。并通过考察先进国家的立法 ,认为法国、日本等未承认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实与其不动产登记的形式审查主义有关。我国乃实行实质审查主义 ,因此不动产善意取得在我国有其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对跨国公司破产中债权人合法利益的公平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由于跨国公司内外部关系及其责任承担的特殊性 ,从而需要对破产债权人采取特殊的救济措施 ,这样 ,从属求偿、揭开公司面纱以及实体合并等救济理论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另外 ,在跨国公司破产的域外效力方面 ,因普遍性原则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且更能体现对债权人利益的公平保护 ,应该引起理论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法律原因与我国的国家财产所有权理论存在误区有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反映这一基本理论导致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及性质均无法清晰界定。欲彻底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对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进行修改 ,而且必须在制度层面重构我国的财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