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22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30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王世海 《桂海论丛》2010,26(4):7-11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作为开创之作,它奠定了该体系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初步解决了体系中最基本的问题;它在渊源上是体系中其它理论成果的直接理论来源,在内容上构成了体系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42.
冷战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陷入低谷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动荡多变的世界,要发展就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改革,走多模式化发展的道路;参与全球化进程,顺应、融入世界潮流;加强社会主义国际联合;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发展要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24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88年的历史征途中,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起到了开拓性、奠基性的伟大作用。其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艰辛探索的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借鉴;其创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244.
Unless Labour in tandem with other parties of the parliamentary left offers a modernised Keynesian alternative to the neo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of austerity embraced across Europe, there is no prospect of winning again or defeating the right‐wing populism eating into our voter base.  相似文献   
2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是党领导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事业。学习邓小平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辩证法的思想,对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46.
谢红星 《政法学刊》2010,27(1):16-21
英国普通法是多种法律文化混合生成的,具有一种“混合性”的特征。普通法的“混合性”,既指其历史渊源的多样性,也指其法律内容的有机性。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推动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形成的政治要素,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相通、深厚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传统、实用主义的法律风格是影响这一特征形成的法律要素。借鉴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及其形成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混合现有的传统法、苏联法、欧关法等法律文化。在混合过程中,要重视政治权力的积极作用,珍惜传统法律文化,和采取实用的态度。  相似文献   
247.
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新起点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而不断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客观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的辨证关系,以三化的互动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握重要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以理论的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理论传播普及的基本路径,以思想理论的日益通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48.
科学发展观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既面向世界又着眼于中国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已经彰显出其全球化视野和世界眼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它在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基石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在主要内容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战略布局,在重要范畴上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就是努力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249.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短短的 80年间取得辉煌成就 ,是因为她始终追求马克思主义这种唯一正确的信仰。我们党对正确信仰的追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形成共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共产党诞生 ;把正确信仰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新中国诞生 ;实践正确信仰 ,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坚持正确信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要求 ,建设永立时代潮头的中国共产党。只要执着追求正确信仰 ,中国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250.
目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的困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导致的。实际上,社会主义是多种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具体说来,社会主义是客观规律和历史定位的辩证统一;是实质和名称的辩证统一;是“够格”与“不够格”的辩证统一;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是成绩和问题的辩证统一;也是感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