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22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30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哈耶克思想在台湾的传播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一开始是作为一位“反极权”的冷战英雄被接受。随着对哈耶克理解的深入,台湾学术界针对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的理解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周德伟的解读代表了哈耶克思想保守主义的一面,而殷海光则试图将对哈耶克的解读导向一种“后五四精神”,林毓生在综合二者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862.
张富文 《桂海论丛》2009,25(3):16-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考如何认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几个问题,对于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3.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全面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性,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8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我们要从其理论成果形成过程的角度把握它们的内在规定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进行科学综合;从其理论成果发展创新的角度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作出科学阐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以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问题实质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并把握其范畴的辩证转化关系,才能真正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65.
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大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30年.两个30年,共同成就了我们的历史,虽然期间有挫折、有失误,但总体而言,共和国60年的历史是光辉灿烂的.6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使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九个方面.6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步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是什么唤醒了我们民族的青春和创造力呢?又是什么成就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呢?文中认为其主要经验主要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6.
与时俱进: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突出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 ,体现在它是站在时代前列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转换的结果 ;是及时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 ,伴随社会主义理论由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转变而确立的 ;是根据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 ,不断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总结新鲜经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867.
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劳动关系,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其主要内涵是:相互依存、各尽所能、共决利益、和谐共赢.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既要肯定资本的正面功能和积极作用,又要坚决有效地引导、限制和阻止资本的负面功能和消极作用;同时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利益相关、命运相连、共同合作的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