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284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238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4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Abstract: DNA mixtures with two or more contributors are a prevalent form of biological evidence. Mixture interpretation is complicated by the possibility of different genotype combinations that can explain the short tandem repeat (STR) data. Current human review simplifies this interpretation by applying thresholds to qualitatively treat STR data peaks as all‐or‐none events and assigning allele pairs equal likelihood. Computer review, however, can work instead with all the quantitative data to preserve mor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quantitative computer interpretation could elicit mor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han human review from the same adjudicated two‐person mixture data. The base 10 logarithm of a DNA match statistic is a standard information measure that permits such a comparison. On eight mixtures having two unknown contributors, we found that quantitative computer interpretation gave an average information increase of 6.24 log units (min = 2.32, max = 10.49) over qualitative human review. On eight other mixtures with a known victim reference and one unknown contributor,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averaged a 4.67 log factor increase (min = 1.00, max = 11.31) over qualitative review. This study provides a general treatment of DNA interpretation methods (including mixtures) that encompasse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view. Valida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hat can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ny DNA interpretation method. An in‐depth case example highlights 10 reasons (at 10 different loci) why quantitative probability modeling preserves mor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han qualitative threshold methods. The results validate TrueAllele® DNA mixture interpretation and establish a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improvement over human review.  相似文献   
182.
现代领导力是古代领导力的继承,但不是复制,它与古代领导力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中国古代领导力与现代领导力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们对现代领导力的内容及其提升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3.
话语群理论是在传统的乡村研究理论遇到一系列难题之后应运而生的,是对我国乡村研究中的长期模式,即关于乡村社会"传统—现代"的二元分割结构认知模式的突破,也是基于西方语言学方法遇到自身困惑,即语境建构出现泛滥趋势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4.
证人资格是诉讼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关于证人资格规定的比较分析,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司法体系和现实运作条件等因素,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证人资格制度:取消单位的证人资格,将证人资格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亲身感知案件情况",科学规定证人资格的其他条件,不规定证人资格排除性规定等。  相似文献   
185.
比较刑诉法研究对中国现代刑事诉讼理论以及立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通过对相关研究历史的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已有学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并提出范式转型来以期解决,但并没有对比较刑诉法研究本身加以诊治。我们需要从研究主体的精英化,研究对象的全球化、全面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合理化这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才能给中国未来刑事诉讼的发展注入新的"一泉活水"。  相似文献   
186.
国内外从未有人从员工角度进行过非财务指标披露的满意度排序研究和分组研究,从员工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是对员工所关注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披露的满意度进行的排序研究和分组研究。研究得出结论:员工对不同类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披露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和企业因素产生了员工同一类非财务指标披露的满意度差异。对满意度低的非财务指标的披露,企业应当改善其披露。对不同类别员工披露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的非财务指标,企业应当特别需要改善披露。  相似文献   
187.
《说文解字》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而《说文解字·叙》则是汉字学的纲领,它集中体现了许慎先进的汉字学理论和科学的语言学观点:首先,他对汉字的起源、内部结构的发展和形体演变的看法具有发展的观点;其次,许慎对汉字构造的分析及编排体例具有系统的观点;再次,许慎能够从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看待语言文字的问题,具有联系的观点.总之,《说文解字》是语言文字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88.
本质化研究以美国中学的四位印第安女生为个案,重点阐释了她们的中学课堂受教经历对其今后成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可能自我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审视和分析,所涉主题包括学校问题、教师、关系的重要性及未来计划这样四大方面。结果表明,可能自我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些中学女生是怎样看待她们自己和筹划她们未来的,同时也为解决和预防中学生的辍学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9.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的犯罪行为,但两岸对协议中涉及的背信罪行为在刑法的罪名形式、内容表达以及行为的刑罚可责性上都有诸多差异。与台湾“刑法”规定的背信罪行为相较,大陆法律在此行为上存在多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规制。为使两岸在该行为上的司法互助得以利益均衡,实现两岸对背信行为司法互助的最佳路径是:以台湾背信罪所指涉的行为为准,比较大陆刑法规范对这些行为的法律处置,形成与台湾背信罪行为相同质的多个罪名进行司法互助;大陆未形成刑事处置之台湾背信罪行为则通过个案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190.
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我国近年来司法改革中关注的热点,但学界多从理论上对该制度进行资料整合式的研究,缺少对国外具体实践的近距离观察和分析。对被害人补偿制度比较先进的美国加以探究,将美国联邦及各州被害人补偿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申请程序、资格要求等方面与我国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已有实践相比较,以期对我国正式立法构建被害人补偿制度路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