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15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3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射击过程中,如果学员训练时间不长或经验不足,心理活动的变化就会使其形成的技术动作规律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在于学员的害怕心理、缺乏自信心、重复性受挫、成绩观念、习惯性怯场等。对此,应用心理暗示法、意念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腹式松弛训练法、适应性训练法等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52.
在警察的日常执法活动中,警察机关和警察个体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其产生的原因是由执法过程本身的特殊规律所形成的;由警察执法的优先选择性所带来的;由警察面对的大量"违法"事件的性质所决定的.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警察行使自由裁量权已对公正执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警察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因面临的局势不同而各异;警察处理治安案件比刑事案件更倾向于使用自由裁量权.对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实施管理的有效措施强化警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的能力;树立新的执法观念;促进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使用;特别重视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控制问题,尽量减小其滥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3.
人的活动离不开利益。利益是主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在主体活动中具有定向和调节的作用,决定着主体活动对象的选择。这些作用内在地交织和渗透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利益在主体活动中的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既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只有确立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正确利益观,才能真正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54.
深化社区警务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警务在我国蓬勃兴起,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成效,但也因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社区警务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根据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警务现代化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社区警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必由之策。  相似文献   
55.
随着中国法理学逐渐摆脱幼稚,作为表征学术成熟产物的法律解释也经历了一个转向:从法律文本的简单注解转向以司法适用过程中的规则和事实互动关系为内容的深度阐释。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解释活动不仅仅是一套将成文法运用到个案的法律技术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与价值的重新认识与选择,文章在先验、经验以及实践三个层面上从本体论角度追问和反思解释主体的法律解释姿态。  相似文献   
56.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其中并不排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身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 ,但对这种情况应具体分析 ,不能一律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处理。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57.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足以构成基本罪的危害行为后,由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变化,并出现了特定的犯罪情节,而使基本罪的性质转化为另一重罪,而按重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转化犯的构成特征分为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客观特征主要由形式特征、前提、转化条件、法律特征等构成;主观特征主要围绕犯罪故意及犯意转化而展开。  相似文献   
58.
法律以确定性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和表现形式。法律的确定性首先是其价值的确定性 ,其次是法律的形式理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公、私法在价值、形式理性上的确定性是不同的。自近代以来 ,公、私法在确定性上实现了一致。  相似文献   
59.
将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必须使研究系统化,改变以往就事论事式的局部研究.编辑学理论建构应当从编辑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个主体际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编辑主体意识应当成为编辑学研究的主要角度之一.编辑主体意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自我意识,它规定了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中的行为选择,是一种具有利益取向的意识,具有自主性和奉献性等特点.编辑主体意识在形态上,可以划分为多种形式,其中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是其中最重要的意识,具有实践性、主导性、直接性和目的性等特点,是决定刊物质量、促进刊物发展的重要意识.  相似文献   
60.
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日本朱子学从原来的一种文化修养转而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在江户幕府时期急速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日本与中国和朝鲜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统治不同,具有容纳了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严格的职业等级分工的结构特色。这种结构特色要求朱子学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钟情于抽象的“主义”。因此,日本朱子学被具体诠释成日本社会各个层次乃至庶民的不同伦理文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庶民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