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1篇
  免费   584篇
各国政治   394篇
工人农民   622篇
世界政治   1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3篇
法律   6888篇
中国共产党   1903篇
中国政治   5240篇
政治理论   1368篇
综合类   114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1507篇
  2013年   1588篇
  2012年   1783篇
  2011年   1922篇
  2010年   1863篇
  2009年   1926篇
  2008年   2174篇
  2007年   2189篇
  2006年   2419篇
  2005年   2180篇
  2004年   2247篇
  2003年   1726篇
  2002年   1389篇
  2001年   1037篇
  2000年   4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论行政执法中的的法律价值观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庆芳 《行政与法》2005,(10):49-50,53
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价值观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思想基础和行为依据,直接影响着法律执行的价值状态。行政执法中的法律价值观冲突严重影响着价值观功能的发挥,制约着行政执法的效果。必须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信仰,确立解决行政执法中法律价值观冲突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2.
论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法学论坛》2005,20(4):119-124
物权的变动模式作为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对于未来物权立法能否选择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权变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虽非债权意思主义,但也绝不是学界通说的债权形式主义,而是一种特有的模式——物权意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3.
从“没收空调案”谈起,提出正确界定公安刑事侦查行为与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问题,其关系到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从理论上来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实践中两者又容易混淆。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必要利用各种方法正确把握两者的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4.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和避免国际环境争端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论题。无论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还是新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谈判和实施过程中,国际环境法的遵守问题都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关注。多边环境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WTO规则,是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法律渊源。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多边条约和条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又相互矛盾和冲突,呈现出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独特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25.
确立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培养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从权力本位转变为责任本位,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警察具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特点、承担职业道德责任的限度以及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6.
造成冲击铁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对此笔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阐明了带有普遍规律性和特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7.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真正树立其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和落实其政治权利,新农村建设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发挥我国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务之急是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本文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进行利益表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8.
刘文宇 《行政与法》2005,(12):122-124
新《破产法》(草案)①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并对其专设一章,可见重整制度之重要。破产重整的立法精神是再建主义精神。笔者认为,要想使破产重整制度发挥其最大功效,实现立法者拯救企业的立法本意,最关键的是在利益制衡原则的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各方主体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中各主体的权限与职责做明确科学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本文基于破产重整的制衡原则,对破产重整中各方主体进行了角色定位,希望能构建起破产重整制度中各方主体间完善科学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解,促进破产重整制在我国度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9.
通常认为犯罪行为的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但有学者提出 ,持有是犯罪行为的第三种形式 ,也有些学者认为 ,持有是犯罪的不作为形式。从形式逻辑及我国刑法理论以及持有的本质角度分析 ,持有是犯罪的作为形式  相似文献   
130.
当前信访突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要妥善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必须从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科学制定落实政策、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干部素质和强化信访工作等方面调整政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