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0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目前采用和普通刑事案件相同的证明标准,这不利于被告人的生命和自由的保障。应在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实现分离的基础上,对量刑阶段的证明标准加以提高。同时应分清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与疑案的情况,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证明标准的适用需要死刑程序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72.
治安案件查处工作是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案件受案不实直接影响公安工作正确决策、干扰治安秩序、破坏警民关系。本文分析了治安案件受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治安案件受案不实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疑难案件成因复杂,在侦查中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这类案件涉及到方方面面,给侦查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应当突破工作思路和方法,着力研究疑难案件的成因及侦破对策,以助于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结合我国查处贿赂案件的实证考察,对在我国引入和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制度的构想,为完善我国打击严重的贿赂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命案必破”的逻辑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民 《政法学刊》2007,24(2):17-20
“命案必破”是一个规范命题,承诺命题,同时又是一个必然模态命题。“命案必破”之因,产生了公安工作发展之果;公安工作发展之果又不断促进“命案必破”目标的实现;“命案必破”目标的不断实现必然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无论从逻辑上对命题本身的解读,还是对命题与实践结果的因果分析,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案必破”命题的提出不但是科学的,而且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6.
论广东街面“两抢一盗”犯罪的精确打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旌 《政法学刊》2007,24(1):47-50
严厉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是当前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两抢一盗”犯罪情报信息研判,精确获取街面“两抢一盗”犯罪证据,实施精确打击,是“专项整治”遏制“两抢一盗”犯罪的需要,是提高办案质量和对犯罪人员的打击处理率的重要保证,是公安机关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这场战役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当前加强街面“两抢一盗”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问题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7.
文章运用语言学、文字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对案件的语言材料进行仔细推敲、系统分析,研究言语人的语言特征规律,并以各类文件物证的言语特征为基础,判断言语人的民族、性别、籍贯、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历、居住地点、主要活动范围,以及有无精神病、是否聋哑等,为在侦查破案时分析画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在美国,盗窃身份犯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给公众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避免这种犯罪的发生以及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美国采取了有效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如何打击盗窃身份犯罪》这本小册子里,共列举了14种情况供美国民众参考,并为受害者提供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民商事案件的涉外性直接关涉到案件在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待遇”,目前对该问题的判断主要存在着“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涉外说”和“联系说”两大标准,前者的优点在于具体易操作,后者的长处在于全面而无遗漏。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民商事案件涉外性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未来的模式选择上宜仍以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涉外说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兜底条款以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80.
系列性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初始期、发展期和疯狂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在案件中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对各时期侦破案件的切入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可为侦破系列性案件提供切实的思路和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