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7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价值目标,是一个理论突破.现阶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392.
"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政治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又是政治文明概念、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保障。当前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93.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上看,"三个代表"第一次站在长期执政的高度,立足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破除了关于"共产党"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认识,迎来了在"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上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纪元,从而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性飞跃.深刻把握这一点,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新高潮,推动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4.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必须坚持“三个解放”,这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39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指针。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将“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落实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  相似文献   
396.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实践论提哥为“生产力标准”,以此纠正了长期以来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将“实践”与“生产力”割裂的这一偏离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根本缺陷,从生产力标准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论和生产力标准的高度,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性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揭示了共产党的本质和执政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内容。由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新阶段。  相似文献   
397.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观经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发展过程。它清楚地表明党对共同富裕事业的不懈追求,也表明党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展开过程,反映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由量到质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9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武器和新的起点.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要把握阶段性与发展性、认识与实践、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研究世界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39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探索、作出部署的过程,是“三个代表”思想萌芽和酝酿的过程,“七一”讲话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5·31”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40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因有了切合执政实践的新认识,表明我们党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