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111篇
中国政治   26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4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村妇女自杀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妇女自杀分为冲动型自杀、悲观型自杀、威胁型自杀和报复型自杀4种类型。造成农村妇女自杀的原因很多,需要我们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并对她们的生存状况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导致人口占全国比重不断增大、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结构矛盾加剧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低效率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下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人力资源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3.
邪教在农村的滋生蔓延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无关联。它们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散布各种歪理邪说,迷惑、蒙蔽广大群众。要彻底治理农村邪教,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要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打防并重,标本兼治,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陈云始终从战略高度、唯物史观的角度和辩证法角度论述"三农"问题,从而形成了有着自己特色的"三农"思想,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振兴"三农"之路.研究陈云"三农"思想,对当前制定正确的"三农"政策,正确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要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6.
谭琼琼 《学理论》2012,(13):13-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国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所以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现代化战略,不仅有利于地区自身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在新农村建设中,尽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文化建设,使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明显滞后。各级领导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营造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文明同步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多元投入、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问题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不应满足于做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文化建设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98.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概括了苏区精神的内涵,论述了其重要价值及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旨在解读、阐释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期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99.
100.
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旨在当今现实条件下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已步入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成了社会的顽疾。本文在研究这一群体特点、犯罪情况的基础上,从社会根源、社会原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社会不公平竞争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生存空间进行探索,研究不公平竞争与其犯罪的关联,以期发展三元协调促进的防控理论,并寻求消除不公平竞争机制,铲除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