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2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85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5篇
法律   574篇
中国共产党   327篇
中国政治   570篇
政治理论   386篇
综合类   1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坚强的后盾,促进人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2.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广泛涉及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权建设乃至领导水平、管理方法等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其中党的思想建设状况占有首要地位,它对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市场经济与民族精神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强烈而深刻地作用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和观念,影响着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走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重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4.
当前的全球化需要理性的约束和调整,因而国际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法治分为“国际良法”和“全球善治”两个方面,但是当代国际法还远没有达到这两个标准,存在着国际法不成体系、规避国际法、司法体制的选择性、国际立法的导向性、国际行政机关的弊病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人类的目前状态意味着有必要在当前的体系上进行改革和发展,向国际法治的真正实现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36.
要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应该从法律价值的转变着手,要求法律必须承认和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正义观,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体;要求法律的价值理念由义务本位向权利与义务并举的方向更新,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各项权利;要求法律制度的价值理念由偏重效率向公正与效率辩证统一的方向努力,并把关注社会公正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严格执法,采用多层次的保护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对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关系,并用此分析冷战后的中国—东盟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主要依据有:两者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机制化程度不高。所以,要改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至少做到: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跨文化交流,真正发挥双边国际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张杰 《理论学刊》2006,2(4):23-26
社会的发展变化终究要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现出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转变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分化与社会结构重构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状况事关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质的飞跃,完成了执政思维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9.
传统刑法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绍先 《现代法学》2005,27(4):67-73
“以人为本”含有人道主义、人本精神、人性、人权的丰富内容。“以人为本”的说法最早出自先秦法家管仲之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在历代刑法思想、刑法制度,以及刑法条文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和具体的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0.
袁雪 《行政与法》2007,(1):91-93
法律选择理论是国际私法的核心理论,主要是以各种法律选择学说为载体,具体表现为各种法律选择方法。从十四世纪意大利巴托鲁斯创立法则区别说以来,法律选择方法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体现了国际社会追求和谐的要求。本文以法律选择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以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追求——正义为研究视角,探讨法律选择方法的演变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