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04篇
综合类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Joy Hendry 《Japan Forum》2015,27(2):121-133
As there are many anthropologists in Japan, including those who work elsewhere, the focus here is largely on foreign anthropologists who choose Japan as a field, and whose numbers have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during the working lifetime of the author. The perspective is from Europe, but the vital cooperation of local anthropologists in Japan is acknowledged from the outset. The paper recounts ways in which these anthropologists have themselves cooperated, reviews a selection of the theory and ethnography they have espoused, and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anthropology as a discipline essential for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Japan and its inhabitants.  相似文献   
112.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and revives a longstanding conversation about race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which was prominently explored in a collection of papers on race and racism in the journal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back in 2006. This revival is timely in the context of a global call to decolonise higher education. Given the central logic of race and racism in European colonialism, and the decolonial argument that colonialism continu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value of knowledge, I examine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race and racism in discussions of decolonising higher education and in development studies. Throug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six major development studies journals over the past 13?years, I identify where and how race is present in current development scholarship and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a decolonial turn in development studies.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全面回顾总结了荔波瑶山瑶族的调查 ,并指出调查研究工作出成果 ,而且培养了一批民族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114.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学术界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以及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5.
朱惠荣 《思想战线》2005,31(4):26-28
清代嘉庆年间,师范遴选了编写得最好的一篇《郑和传》,收入他编纂的《滇系》里。他在史评当中,高度赞扬了郑和的历史功绩,并且用郑和事迹激励乡里。师范是研究郑和的云南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2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渐从强调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转向多样化的学术视角。中国的新闻传播业面对陌生的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遇到颇多的问题。新闻学界迅速从传媒经营、新闻侵权与诉讼、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传播学的研究也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117.
中国共产党学术史是中共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党史学应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提出要认识和了解民族 ,必须进行民族调查 ,进而详细阐述了民族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调查研究现实民族问题是民族学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关键的论点。  相似文献   
119.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学在总体思维和交叉思维的指导下,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提高站位、科学错位;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立足国情、注重内涵;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探索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独特路径。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推动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0.
各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家安全体系一般都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内外环境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要素的演变历程、具体内容和实际作用可能大不相同。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拥有最为庞大、完备且富于自身特色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指导思想、法律制度和保障工具三类要素构成。其指导思想是维护全球性主导地位,并带有绝对安全倾向;决策机制既遵循一套完整的跨部门分级流程,也涉及各种非正式决策模式;法律制度与监管机制系统完备;保障工具与手段多样有力,包括超强的军事能力与联盟体系、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情报体系以及广泛的社会基础。然而,作为一个在冷战中形成的"安全化国家",美国的安全目标与手段、资源之间存在持续张力;空前庞大的国家安全体系也会受到内外条件的制约,经常陷入能力捉襟见肘、行为进退失据的境地;尽管在国际体系中拥有显著的"权力优势",美国同样面临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