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2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德、识、才、学"是企业政工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在"德、识、才、学"四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必须从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高度自觉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必须善于打破思维的惯常定式,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提高发现力、抉择力、权变力、造势力等创新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3.
"十五"计划纲要报告提出了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的人才战略,要求加速"领导干部人才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与"领导人才"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强调对"领导人才"的培养是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适应了当今世界人才竞争面临的新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领导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加速实现"领导干部人才化",需要进一步更新用人观念、改革用人制度、加强全面训练和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  相似文献   
54.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稳妥地解决农村干部的主要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55.
按需培训是党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分类调研、收集汇总、分析整理各种类别的干部自身需求是党校教务工作的基础环节。文章基于贵阳清镇市358份问卷,分析了干部需求的整体态势、突出特征,并就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阶段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试论科学价值观与青年人才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对青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价值观对提高青年人才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重视青年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57.
当前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剖析了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有效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的需要,是适应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需要。领导干部要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熟知、真知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要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升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要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提升科学发展的执行水平。  相似文献   
59.
马树春 《桂海论丛》2010,25(2):22-25
在当今社会,百色起义红色资源仍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要开发利用于党员干部教育之中。充分开发其教育价值,做到内容创新、产品创新和方式创新,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60.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法治意识养成的外在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应包含家庭主体因素、家庭成员因素、家庭关系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要想培养青少年形成完善、健全的法治意识,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先使其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使家庭的"有意培养"转化为青少年无动因的自然依从,使他们从对法律理性认识基础上产生法治理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