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58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各国政治   614篇
工人农民   1514篇
世界政治   22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46篇
法律   12783篇
中国共产党   31869篇
中国政治   35676篇
政治理论   6644篇
综合类   10731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1319篇
  2022年   1051篇
  2021年   806篇
  2020年   1005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682篇
  2016年   1166篇
  2015年   2014篇
  2014年   7427篇
  2013年   6292篇
  2012年   7826篇
  2011年   9888篇
  2010年   8459篇
  2009年   7573篇
  2008年   7871篇
  2007年   7297篇
  2006年   8782篇
  2005年   4455篇
  2004年   3148篇
  2003年   4836篇
  2002年   4511篇
  2001年   3534篇
  2000年   223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国道路运输业迅速发展,并将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客货运输便捷化、高效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最 优化。形成以安全、便捷、畅通、高效为特征的高品质、智能型道路运输。交通管理要更新思想观念、 改善警察执法环境、转变管理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管理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大科学管 理交通的力度,提高科学管理交通水平。加强静态交通管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提高民警素质和 执法水平。顺应国际汽车服务贸易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2.
在全球治理变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式下 ,政府将进行重大变革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都有利于第三部门的发展。但是我国第三部门却在静态特征和动态运行上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因此要在治理与善治理念的指导下 ,加快第三部门的发展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转变 ,促进政府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3.
94.
95.
19世纪下半期,“第三种人”参与了俄国的社会斗争,并在其间经历了一个日渐深化的过程。“第三种人”虽无自己的理论,但由于自身队伍的发展以及接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便利,在社会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实践也提升了“第三种人”对俄国前途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
《中国司法》2006,(6):6-6
自2001年开始,我国在全体公民中实施了第四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新要求,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必要从2006年到2010年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为此,特作决议如下: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97.
所谓“三城”问题,是指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经济“边缘化”、弱质化以及城市居民贫困化趋势这三种不良现象。对于新的“三城”问题,应当象对待“三农”问题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要解决“三城”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关键则是要改变主要依靠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并且以后者为主。而早日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也对解决“三城”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韩登亮在《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4期著文指出,赏识教育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前提,以信任、真爱、激励为基础,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和赞扬,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欣赏、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来看,首先,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获得尊严感,树立自信心;其次,赏识教育提高了教育者的要求;最后,赏识教育的实质是以尊重人性为前提,整个实施过程都围绕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赏识、激励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育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赏识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克服单纯的“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99.
厦再 《人民政坛》2006,(3):25-25
在2月23日结束的福建省第十五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会上,本刊有5件作品获奖,其中通讯《“是不是就叫‘进城务工农民’”(作者:姚金清;编辑:张郁 刊2005年第4期)获一等奖;系列报道《预算审查监督报告》(作者:郑国锋 刘志锋等 编辑:郑国锋 刘志锋 刊2005年第4期至第10期)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去年11月8日开始对英国、德国和西班牙3个欧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9月5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欧双方在双边的国家层面和多边的欧盟层面的频繁互动,表明中欧正在战略上实现迅速接近。随着中欧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双方对彼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